三大作物生育中期田间管理要点
信息来源: 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 2021-07-12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3
  

截至目前,我市三大作物总体长势良好,水稻已经进入幼穗分化期、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大豆进入初花期,田间管理已进入关键时期,针对近期多雨的情况,现提出以下中后期管理措施。

一、水田管理措施

1、水层管理

晒田,水稻每穴达到22-25株的,要抓紧排水晒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根系发达,晒田达到地面有裂缝,叶挺色淡,晒5-7天,晒后恢复正常灌水。如果前期分蘖不好,可以不晒田。拔节孕穗至抽穗前,不断水,如遇17℃以下低温冷害(障碍型冷害),灌深水护胎,低温过后恢复浅灌。

2、施用穗肥

穗肥施用在7月中旬进行,公顷施硫酸铵50kg硫酸钾50kg,以利水稻增强抗性、孕大穗,降低空秕率,提高产量。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一定要看天气、看地块、看苗长势确定施肥量。

3、清除田间杂草

及时清除池埂大草:采用割草机或化学除草剂定向除草,及时清除田间池埂、灌渠大草。

4、防治病虫害

(1)防治稻瘟病:叶瘟发生初期或穗颈瘟发病前预防可用枯草芽孢杆菌、三环唑等药剂;一旦发病则应使用戊唑醇、稻瘟灵、咪鲜胺等有效治疗效果的药剂。一般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各喷一次。

(2)防治二化螟:针对二化螟发生严重的地块,药剂防治二化螟一定要抓住防治时期,一般在7月上旬二化螟卵孵化高峰,幼虫三龄为害之前进行,要防治2-3次,每次间隔7-10天。可选30%锐劲特或48%阿维.毒死蜱乳油进行防治。

二、旱田管理措施

1、加强铲蹚

绝大部分地块铲趟都已经结束,个别晚的大豆地还能进行一次铲趟,要充分利用晴好天气,进行最后一次铲蹚,达到除草、提高地温效果,利于大豆后期生长。

2、及时排涝

进入7月后,雨热同季,密切关注降雨情况,及时疏通排洪渠道,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

3、喷施叶面肥

根据玉米、大豆田间长势而定,如出现植株矮小,叶色黄化的脱肥情况,可酌情喷施1-2次叶面肥,叶面肥可选用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类叶面肥。

4、防治病虫害

进入7月后,随着气温升高,降雨增多,易出现温度高湿度大利于病虫害发生条件。要经常性进入田间观察有无病虫害发生,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方法。

(1)玉米  后期病害主要为大斑病;虫害主要为粘虫和玉米螟。

防治大斑病:在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的基础上在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10天防一次,连续防治2-3次。

防治粘虫:防治指标为每百株玉米有50头粘虫,就需要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菊酯类杀虫剂如高效氯氰菊酯进行防治,用量以实物说明为准。

防治玉米螟:防治指标为每百株玉米有40头以上,就需要进行防治。物理防治方法是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用杀虫灯结合信息激素(高于作物30cm,每亩悬挂一个信息诱捕器)诱杀成虫。每盏灯可控制3公顷。药剂防治可选用吡虫啉类如大功臣或菊酯类杀虫剂如高效氯氰菊酯等防治,用量以实物说明为准。

(2)大豆  后期病害主要为大豆菌核病,虫害为草地螟、蚜虫。

防治大豆菌核病:重点地块认真巡查,发现病株及时拔出深埋处理。防治药剂科选用高含量的腐霉利、菌核净等药物。隔7天用一次药,用量以实物说明为准。

防治草地螟:在幼虫三龄前,可选用高效氯氰菊酯进行防治。

防治蚜虫:防治指标为有蚜株超过50%,百株蚜量1500以上,植株卷叶超过5%。针对达到防治指标的地块可用啶虫脒、吡虫啉或毒死蜱等药剂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