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铁力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落实意见的通知
信息来源: 铁力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1-03-12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3
  

 

铁政办发〔2021〕18号

 

铁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铁力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

战略的落实意见的通知

 

各乡镇政府、市政府各有关单位:

《铁力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落实意见》业经市政府八届五十四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铁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10日

 

 

                              铁力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落实意见

 

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为保障我市粮食作物和畜产品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如下落实意见。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利用好、保护好黑土地,加强地下水保护,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优势,综合采取机械化、科技化、水利化等措施,坚持数质并重,拓展供给来源,增加供给总量,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加强农产品储备和加工业发展,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努力构建科学合理、安全高效的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体系,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为全省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做出我市贡献。

二、基本原则

立足市情,分类施策。综合考虑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农产品重要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生产优先发展顺序,分品种明确保障策略,将有限资源优先用于必保品种,稳固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统筹兼顾,绿色发展。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地下水保护,统筹利用耕地、林地、河湖等多种资源。发挥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优势,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化、优质化,促进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

市场调节,政府管控。通过市场机制调节农产品供求,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任务目标
    结合我市农业实际,将重点保障的农产品分为二大类:第一类是调出类农产品,包括水稻、大豆、生猪、禽肉;第二类是自给的农产品,包括玉米、牛肉、羊肉、蔬菜、水产品、乳制品、禽蛋。为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新趋势,到2030年:
    (一)为省和国家做贡献调出类农产品6项
    ——水稻。抓好优势区粳稻生产,播种面积80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42万吨左右,满足口粮需求后还可调出原粮或加工产品41万吨左右。

——大豆。推广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新品种,播种面积58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8万吨左右,可调出原粮或加工产品7万吨左右。
    ——玉米。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单产水平,扩大玉米大豆轮作。播种面积30万亩左右,产量保持在17万吨左右,满足需求后还可调出原粮或加工产品5万吨左右。

——猪肉。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优化生猪养殖和屠宰加工布局,稳定生产能力。生猪饲养量达到200万头,猪肉产量达到15万吨左右,可调出14.5万吨左右。

——禽肉、禽蛋。禽肉产量持续增长,达到4万吨以上,满足我市需求还可调出3.5万吨以上;禽蛋产量持续增长,达到0.5万吨以上,满足我市需求还可调出0.3万吨以上。

——乳制品。生鲜乳产量达到0.4万吨左右,奶源自给率保持100%的基础上,可调出0.3万吨。优化产品结构,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

(二)确保自给的农产品4项

——牛肉。产量达到0.6万吨左右。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全面提高牛肉自给率。

——羊肉。自给率达到20%,羊肉产量稳定在0.06万吨左右,推动发展规模化养殖。

——蔬菜。播种面积发展到0.6万亩左右,产量2.2万吨左右,满足我市夏秋季节需求。

——水产品。养殖面积1.3万亩,产量达到0.28万吨左右。

四、重点任务

(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保障能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殷切嘱托,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水稻、玉米、大豆三大粮食作物优质生产,确保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双稳定”。计划新建30万亩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发展农业科技项目,推动良种、良机、良法、良田深度融合,重点推广绿色统防统治、水稻侧深施肥、大豆标准化栽培、玉米标准化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普及率和贡献率。优化农机装备结构,促进农机技术升级,支持创建规范化农机合作社,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标准化水平。到203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68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13亿斤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市自然资源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二)提升肉制品生产保障能力。坚持养殖必保产业安全、必保粪污综合利用、必保屠宰加工,抓住国家扶持生猪发展的有力契机,重点优化养殖布局,加快畜牧品种改良,推行规模养殖、绿色养殖、安全养殖,推进精养、精加工、精销售。实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完善以扩繁群、生产群和人工授精网络组成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支持金新农、新希望等养殖企业发展“种猪养殖场+农户”养殖模式,推动生猪养殖基地建设,提高主要畜禽品种良种覆盖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到2030年,生猪出栏量发展到200万头以上,肉牛出栏量发展到3万头以上,畜禽出栏量发展到2000万只以上,蛋鸡发展到50万只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林草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三)提升乳制品生产保障能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让祖国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的殷切期望,深入推进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依托以澳骊源生鲜乳、鑫茂源冰棍、安嘉乳业等乳制品加工企业建设标准化示范奶牛场。积极发展奶牛规模化家庭牧场,提高养殖水平和原料奶质量。培育适度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坚持“引、育、繁”相结合,支持加快引进活体良种、优质冻精等遗传物质。到2030年,奶牛存栏发展到0.1万头以上。(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四)提升蔬菜生产保障能力。结合我市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选择适销对路品种,做强优势品种,发展特色品种,挖掘潜力品种。加快蔬菜产业化、组织化进程,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开展农机农艺、良种良法技术结合,集成推广绿色轻简化生产技术模式。结合“菜园革命”,重点在年丰乡、铁力镇、工农乡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提高加工、贮藏和市场开拓能力,发展蔬菜专业村,提高蔬菜产能,加快绿色有机蔬菜及精深加工,充盈我市“菜篮子”。到2030年,蔬菜面积发展到0.6万亩左右。(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五)提升水产品生产保障能力。加强水产苗种基地建设,增加养殖新品种,推进水产品健康养殖。充分开发利用水体养殖空间,提高水面单产水平和生产能力。加快品种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特色水产品养殖规模,着力推进水产品养殖发展。到2030年,养殖面积稳定在1.3万亩。(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草局、各乡镇、“南三局”公司)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任组长,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人社局、市林草局及各乡镇、“南三局”公司为成员的铁力市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负责统筹推进各项措施落实。相关部门按照工作职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乡镇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上下联动,协调统一的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

(二)加大农业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产粮大县奖励政策和生猪(牛羊)调出大县政策,认真落实国家最低收购价、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耕地轮作补贴、稻谷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广泛调动广大农民发展高产优质粮食生产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努力形成多元化投入新格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三)发挥主体作用。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管理经验交流活动,支持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扩量,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用,鼓励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开展适度规模经营。(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

(四)发展数字农业。争取政策,建设数字农业平台,积极与省级农业大数据平台无缝对接,整合农业数据资源,建立全市统一的农业大数据目录、数据开放体系和省级农业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提升农业农村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高效化、服务便捷化水平,用数字化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完善储备制度。优化布局和品种结构,保持合理储备规模,充分发挥调控市场、稳定价格的协同效应。完善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安全保障能力。特别要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指导农产品经营企业保持合理商业储备。(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

(六)健全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粮食产购销体系,培育区域性粮食骨干企业。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新型经营组织和市场主体建设冷链仓储和物流基地建设,提升农产品冷链调运能力,建立现代物流体系。(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

(七)强化市场监测。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引导重要农产品生产。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风险管理,确保非常状态下农产品有效供给。(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农业农村局)

(八)提升质量安全。坚持发展绿色生产,强化黑土地保护和地下水保护,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实施秸秆还田,深入推进农业“三减”,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测体系、追溯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监管体系、诚信体系,打造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品牌,确保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市监局)

(九)促进农产品加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推进粮食加工业发展,统筹谋划粮食加工能力布局,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做到少调原粮,多调加工产品,加快发展粮食产品加工业,提升大米产业链,打造玉米全产业链,培育大豆精深加工项目,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不断提高经济附加值。(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