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铁力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信息来源: 铁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21-04-05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3
  


 

 

关于铁力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书面)

——2021220日在铁力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王卿江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全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鹿鸣钼矿泄漏带来的严重冲击,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精准施策、积极应变、砥砺前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经济运行逐步企稳回升,“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果,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全年生产总值实现77.4亿元,同比下降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6.4%;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9%(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5亿元,同比增长32.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预期目标,兑现了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的庄严承诺。同时,“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农业经济稳固支撑。粮食生产再夺丰收,总产量13.2亿斤,同比增长37.2%。新增绿色水稻1000亩,新增绿色食品认证标识3个,新建高标准农田6.95万亩。中药材产业不断壮大,种植面积达到5.95万亩,建成北药专业合作社5个、规模种植基地7个。畜牧业稳步发展,全市生猪、奶(肉)牛、山(绵)羊存栏量分别达20.1万头、2.9万头、1.7万头,家禽存栏量463.5万只。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41.7亿元,同比增长1.2%

工业经济逐季趋稳。因企制宜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北药仓储物流主体工程完工,葵花药业中药前处理车间进入设备调试,楸道酒业、艾眸眼罩投产达效。培育壮大欧贝佳、金海粮米业达到规上企业标准,培育科技型企业2户。鹿鸣钼矿9月末恢复生产。经开区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完成供水、供热管网改扩建、雨污排管网新建、66kv变电站导线架设等工程。全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实现12.6亿元,同比下降19.5%

第三产业平稳发展。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实施铁力市旅游强市三年行动,推出“到铁力旅游”5大主题产品和4条精品线路,举办“铁力市第三届区域旅游文化节”系列活动,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发展到14处,其中7处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黑龙江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称号。电子商务稳步发展,全市现有电商企业48家,全年销售特色农产品总额达2600万,被确立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市。邮政快递实现年进出口包裹量134.1万件,同比增长29.9%。金融服务业存款余额达到177.8亿元,同比增长14.2%,贷款余额达到35.2亿元,同比增长12.8%。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23.1亿元,同比下降0.6%

发展动能显著增强。招商引资持续发力,成功引进新希望、滨力农机、和昇农业等项目48个,累计签约额53.7亿元,落地资金实现14.2亿元。项目带动作用突出,全年实施重点项目65个。其中纳入省百大项目4个,列入伊春市重点项目35个,分别完成投资5.8亿元、6.8亿元,投资完成率达102.5%117.6%。对上争取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争取各类资金31.9亿元,同比增长21.6%,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城乡品质显著提升。统筹推进国家园林城、卫生城、森林城和文明城创建,成功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家卫生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备案的县(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维修改造城市街道、人行道6.6万平方米,改造老旧小区11个、老旧楼房44栋,铺设及改造供热、供水、天然气管线21公里;新建农村公路19.1公里,硬化边沟72公里,安装路灯493盏,改造农村公路危桥8座,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94.5公里。垃圾和污水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分别达到90%100%,城市垃圾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5%90%。城乡绿化不断扩面,新增城市绿地和村屯绿化分别达44.4公顷、483.9公顷,城乡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3%34.6%。有序推进铁甲河可持续发展项目建设,完成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和未成年保护中心建设,儿童公园投入使用;改造6个出城口及3条城市主干道,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完成封山育林、森林抚育、植被恢复造林1.6万亩,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3天以上,区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积极推进第二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工程建设,加快依吉密河污染治理,城镇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安全保障达标率100%。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回收废弃农药包装物58128万个,医疗废物安全处置率100%。实施燃煤设施淘汰改造行动,淘汰建成区燃煤供热小锅炉62台。加强农作物秸秆焚烧监管,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1%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年投入各类民生保障资金25.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8%,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30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591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29人,分别完成计划的119.5%122.4%118.7%社会保障不断增强。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医疗、工伤、生育、养老及失业保险参保达23.2万人,发放养老金和各类保险金达25.8亿元。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至604/月和4395/年,增幅分别达5.4%9.4%;发放临时价格补贴674万元,惠及10万人次。“健康铁力”深入实施。积极推进市医院、疾控中心P2实验室建设,安装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及防控系统,完善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等业务用房,改造提升中医院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医疗卫生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持续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神树镇中心校新建,免费为“三局一场”在内的4815名中小学生发放校服。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全市高考重点本科进段236人,普通本科进段571人,600分以上14人,在伊春位列第二。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扎实推进“文化+体育+旅游”深度融合,开展“兴安铁力杯”系列活动,为全民健身及冬季旅游加油助力。组织开展市民文化节、各类赛事、文艺演出、主体展览、主题教育等系列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此外,公安司法、科技广电、应急管理、妇女儿童、档案市志、民族宗教、拥军优属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综合研判,今年是我市遭遇重大困难、负重爬坡、承压前行的一年,去除因疫情带来的市场消费信心不足、原材料市场动荡等问题,以及鹿鸣矿业尾矿泄漏突发事件影响,我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产业基础薄弱、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二是民营经济不强,行业领军型企业缺乏,新引进、新落地的重大项目偏少,带动能力有限。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还很突出。同时,一些涉及体制机制问题的改革还在攻坚,营商环境仍需进一步优化等等。

二、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 

2021年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又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明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十分重要。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三业共兴、城乡共进、民生共享为支撑,坚持以创新创业、深化改革、区域联动为动力,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市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为确保全年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要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扩大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重点发展绿色有机农作物,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和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加快推进金新农二期、新希望、松风食品百万头生猪屠宰、畜禽无害化处理厂等项目建设,不断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持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推进北药冷链物流仓储、中药材检验检测中心、产业科技服务驿站等项目建设,加快补齐中药材精深加工短板,不断提高中药材产品的附加值。因地制宜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补齐工业短板。不断夯实“一区两园”基础设施,扎实推进道路及附属设施维修、创业就业基地、工业蒸汽、实训培训基地以及“孵化器+标准化”厂房等项目建设。加快在产业优势领域精耕细作,围绕食品及林下食品深加工、医药和矿产等主导产业,做好补链、延链、强链文章。强化科技力量,坚持需求导向,将科技创新落实到企业端,持续加大企业研发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服务力度,破解企业融资瓶颈解决制约工业发展重大难题。培育壮大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持续培育壮大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借鉴途远集团两途一趣模式和经验,推动旅游强市建设迈出新步伐。持续完善电商创业服务中心功能建设,发展直播带货新业态,助推电商、物流经济发展。强化产业引领,推动商贸、金融、文化创意、数据智能、健康养老等服务业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延伸。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主动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断激发消费潜力。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适应居民消费多元化和结构升级趋势,多措并举扩大消费供给、创新消费模式。鼓励在线教育、直播电商等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加大中心城区商业街升级改造力度,引进知名大型连锁商场、超市、餐饮、快捷商务酒店,全面促进消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深化项目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围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两新一重”等领域,谋划建设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强化项目争取与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主导产业,继续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和图谱,聚焦重点,开展靶向招商、精准招商、驻点招商,力争年内至少引进1个超亿元项目。

(三)聚焦打好三大战役,推动攻坚克难取得新成效打好脱贫成果巩固战。稳步做好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深入开展消费扶贫,优化壮大产业扶贫,持续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总体要求,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严格落实秸秆禁烧要求,推进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建设,确保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以上。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呼兰河、依吉密河治理、南关渠首重建等工程建设,提高水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深入推进农业“三减”,落实农作物有机肥资源利用,不断加大黑土资源保护力度。完成封山育林、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3万亩,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万亩,完成大安河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不断提升生态修复功能。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严格政府性债务管理,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保证资金安全。严禁各类违法违规举债、担保等行为,确保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常态化开展各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打造优良发展新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统筹推进简政放权和监管创新联动,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全覆盖改革;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稳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建立健全协同监管机制;依托信用信息平台开展信用联合奖惩,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制度,构建公平诚信社会。完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应用。完成业务专网整合和接入工作,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实现“一网通办”、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全面提高办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强招引项目落地跟踪服务。发挥“首席服务官、服务专员”职责,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行全流程的组织、协调和督办,为招商引资签约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提高农垦森工改革效能。坚持全域发展、全域振兴理念,积极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不断建立健全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加快推进政企融合发展,切实把改革红利转化为铁力发展动力。

(五)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推进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化“健康铁力”建设,继续落实新生儿基因检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惠民政策,全面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优化文体服务供给,不断丰富城乡文体生活。强化民生保障服务能力。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为老服务体系。巩固托底保障能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好双拥和优抚安置政策。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品质。持续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继续实施乡村绿化工程,加快推进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动哈伊客专铁路、老旧小区维修改造、供热管网改造、铁甲河可持续发展等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城乡品味。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继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全力解决群众“三最”问题,加强“法治铁力”“平安铁力”建设,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

各位代表,新征程的进军号已经吹响,做好2021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夺取“十四五”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