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信息来源: 铁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 2011-02-27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2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铁力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全面提升我市经济总量、综合发展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规划是按照国家、省、伊春市关于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依据《中共铁力市委关于制定铁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编制的。主要阐明2011年至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明确工作重点,是未来五年政府履行宏观调控、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现实基础

 

一、“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十一五期间,全市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3+X”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强基础”这一主题,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78,570万元,比2005年的250,474万元增加228,096万元,年均增长11.7%,其中市属生产总值实现356,550 万元,比2005年的194,538万元增加162,012万元,年均增长12.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4.5 %;人均生产总值实现12,331元,是20051.9倍;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20,451亿万元,比2005年的8,093万元增加12,358万元,年均增长20.3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0,616万元,比2005年的58,551万元增加62,065万元,年均增长15.6%

(二)工业经济发展增速加快,质量效益得到新提高

深入实施了“工业兴市”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和壮大龙头企业,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118,560万元,比2005年的56,534万元增加62,026万元,年均增长15.6%,其中:市属工业增加值实现86,960万元,比2005年的44,503万元增加42,457万元,年均增长16.6%,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3.4%;销售收入实现285,600元,利税实现20,130万元,分别比2005年年均增长31.2%14.6 %新上工业项目、技术改造项目52个,累计完成投资4.1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1倍。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九河泉米业扩建、集佳牧业扩建、葵花药业扩建、蓝天制药扩建等一批带动力大的产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促进了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2005年的17户发展到27户。加快了东部工业园区、双丰家具园区、朗乡板业园区建设,形成家具、人造板、地板块、木制工艺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工业循环经济不断发展,实施了一批节能、环保示范项目,推广了一批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5%。

(三)农业经济稳步协调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0年,市属农业总产值实现197,654万元,比2005年的91,983万元增加105,671万元,年均增长16.5 %。粮食总产量达到29.8万吨,比2005年的14.5万吨增加15.3万吨,年均增长15.5%。农业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作物播种面积75万亩,比2005年增加了15万亩,三大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科技对农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对农业贡献率达到65%,标准化生产率达到92%,分别比2005年增长10%6%。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加快,建设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1处、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1处,示范区覆盖6个村屯5万亩耕地。组建了11个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整合了农业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识4个、绿色食品标识12个、无公害食品标识2个。畜牧业奶牛存栏1.92万头,生猪饲养量28.2万头,家禽饲养量1,352.5万只,分别比2005年年均增长18.7%5.1%10.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7.1%。转移农村劳动力24,100人,劳务收入1.58亿元。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全面落实了国家有关惠农政策,对上争取财政扶贫资金325.5万元,全市脱贫人口3,100人。解决了57个村屯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达到55%;通信线路全部更换为光纤,96%的村开通了宽带网络,电话入户率达到75.6%,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全市76个行政村建立了信息服务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场所。

(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2010年,全市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实现205,245万元,比2005年的77,836万元增加127,409万元,年均增长21.4%木材精深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增加值实现56,030万元,比2005年的24,700万元增加31,330万元,年均增长17.8%北药业建成省级基地3个,市级基地5个,北五味子、绿色人参、平贝母留存面积达到7,070亩,比2005年的3,730亩增加3,340亩;制药企业发展到3户,获得国家批准的药准号品种达到100多种。绿色食品业绿色水稻面积发展到35万亩,粘玉米面积1.51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9,100亩,食用菌总量410万袋;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4个系列9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认证。矿产开发业鹿鸣钼矿开发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二股三林班铁矿进入开采阶段,大安河金矿产权得到明晰并进行试生产,铁矿、大理岩矿等矿种的开发都取得新进展。水稻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九河泉米业实现了稻米、稻壳、米糠综合开发利用,跻身全省20个重点建设的稻米加工园区之中,并同农民组建了农工联合体。集佳牧业正在建设全省最大的肉鸡标准化养殖基地,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能源开发业发展态势良好,投资8亿元新建了耳朵眼山、石帽顶子山和小城山风电场,装机容量10.8万千瓦,已并网发电;五花顶子山、神树东山等拟建风电项目已经完成测风等基础工作。旅游业接待游人138.9万人次,比2005年的64.45万人次增加74.45万人次,年均增长16%;旅游总收入实现7.1亿元,比2005年的1.7亿元增加5.4亿元,年均增长33%。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3处,国家级地质公园和省级地质公园各1处,滑雪场3处;国家3A级景区2处、 2A级景区2处,旅游企业发展到41家。我市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二十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旅游城市、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五)固定资产投资倍速增长,城乡建设实现新跨越

“十一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3 倍,其中:市属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9.3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3倍。以建设生态园林城市为主体,实施了建设大街、红叶大街、正阳大街、城南街、五一街、中心路、向阳路、环城路等16条城市道路格式化改造工程;实施了城区街道绿化、防护林绿化、西河公园改造、步行街改造、城市亮化等工程;实施了房地产开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84个,总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其中:棚户区改造项目78个,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建设159695公里通村公路,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100%鸡讷公路、伊绥高速公路及我市地下商业街和五星级宾馆等项目建设,都极大地推动了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品位的提升。

(六)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能力有了新增强

科技事业取得新进步。累计组织实施了科技推广项目66项,科技攻关项目46项,科技贡献率不断提升。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完善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三馆”建设基本完工,体育训练馆正在建设中;成功实施“六大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各类文化活动踊跃开展,群众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大力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经常性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超过20%教育事业实现新跨越。累计投资7,781万元,新建寄宿制初中、职教中心综合楼、王杨学校等6所学校校舍,改扩建二小、四小、五中等20所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初中毕业生合格率达到98%以上,高考累计考入二表以上本科院校2,980人,一中成功晋升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卫生事业取得新业绩。累计投资4,212万元,完成市医院、惠民医院、妇幼保健院、益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双丰镇、年丰乡2个卫生院规范化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比2005年提高了44.8个百分点。民政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3.2万人,标准大幅度提高,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建成标准化敬老院1座,创建市级示范社区23个,农村示范社区32个。双拥、救灾、优抚、安置、婚姻登记、殡葬改革等民政事务也得到全面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进一步发展。人口和计划生育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阶段,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环境保护成效显著。污水处理厂、铁甲河治理项目正在建设中;区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城镇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三类标准,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我市被确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金融、保险、广播电视、邮电通讯、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社会事业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七)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各项改革迈出新步伐

全市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8.2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6倍;累计签订经济合作项目155项,是“十五”时期的1.2倍。全市实际利用外资300万美元,是2005年的9.4倍;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1,434万美元,比2005年的1,204万元增加230万元,年均增长3.6%。其中:进口总额实现284万美元,比2005年的243.5万美元增加40.5万美元,年均增长3.1%,出口总额实现1,150万美元,比2005年的960万美元增加190万美元,年均增长3.7%。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完成了供水公司、热力公司改制,火柴厂依法破产基本完成;农村税费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府机构改革、投资体制改革、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各项改革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八)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加强了就业服务工作,累计实现城镇新就业13,600人,劳务输出8,500人,再就业培训8,85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面率分别达到9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50 元,比2005年的4,958元增加3,592元,年均增长12.4%;农民人均纯收入6,760元,比2005年的3,919元增加2,841元,年均增长11.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0.6亿元,比2005年的30.1亿元增加20.5亿元,年均增长10.9%。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6.6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农村居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5%,民生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二、发展环境分析

(一)国内外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

从国内外形势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给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调整压力。但是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这就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使我国经济社会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

从我省形势看,“十二五”时期我省仍处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随着“八大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的扎实推进,我省发展的基础进一步牢固,优势进一步明显,举措更加务实,政策也将更加宽松。特别是国家继续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批复《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鼓励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持,都将为我省未来发展带来战略性机遇,也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

(三)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

从我市形势看,“十一五”期间,铁力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审时度势,不断完善发展思路,确立了“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目标,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提出了“3+X”发展战略,构建了“1+5”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拓展了大发展、快发展空间,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进一步稳定,城乡建设更加繁荣,全市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心思进、政通人和的局面全面形成。这些都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和产业发展规模较小,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传统产业比重大,新兴接续替代产业规模小,运行质量不够高;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优势特色产业的拉动作用不够明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少立市大项目支撑;社会保障程度不高,城乡发展不够均衡,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总体上看,“十二五“时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有利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面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铁力经济和社会实现稳步、健康和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第二章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创新为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目标,深入实施“3+X”发展战略,大力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壮大经济总量;全力打造“1+5”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对上争取力度;全力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公共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实现铁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快速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及和谐铁力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突出快发展。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为核心,全面提高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资源,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结构调整,打造新优势。挖掘资源潜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带动能力,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筑牢发展基础。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活力。全面深化各项改革,推进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发展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外交流和经济技术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坚持生态保护,着力顾长远。加大生态建设和保护力度,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实现资源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惠民生。千方百计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改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三、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预期目标是:经济转型取得显著成果,经济发展方式得到转变;创新能力、总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调整趋于合理,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取得新进展,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和谐社会体系基本建立。

主要发展指标: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47.9亿元增加48.4亿元,达到96.3亿元,年均增长15%,其中:市属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35.6亿元增加36亿元,达到71.6亿元,年均增长15%;人均生产总值由2010年的12,331元增加12,469元,达到24,800元,年均增长15%;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12亿元,由2010年的2.05亿元增加2.07亿元,年均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十一五”时期的113亿元增加90.6亿元,达到203.6亿元,年均增长3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0年的12亿元增加13.3亿元,达到25.3亿元,年均增长16%

——结构调整明显加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42.7:25.8:31.5调整到2015年的36.4:30.6:33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3%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5%

——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时期年均下降2.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长率达到1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36.5%,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对外开放水平明显提高。外贸进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1,434万美元增加1,451万美元,达到2,885万美元,年均增长15 %,其中:进口总额由2010年的284万美元增加296万美元,达到580万美元,出口总额由2010年的1,150万美元增加1,150万美元,达到 2,300 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由2010年的300万美元增加300万美元,达到600万美元,年均增长15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由“十一五”时期的18亿元增加27亿元,累计达到45亿元,年均增长20%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0年的8,550元增加6,518元,达到15,068元,年均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6,760元增加5,153元,达到11,913元,年均增长12 %;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由2010年的50.6亿元增加31.9亿元,达到81.5亿元,年均增长10%;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2010年的26.6平方米增加3.4平方米,达到30 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由2010年的20平方米增加5平方米,达到25平方米,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

——社会事业明显进步。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4.5 %以内,城镇职工基本养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分别达到95%以上,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100 %,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 2.3人,人均预期寿命74.5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城市化率达到74%

——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7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危险废物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5%,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0%,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标准以内,受保护地区覆盖率达到26%,森林覆盖率达到75%

四、经济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

(一)经济发展定位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定位是:黑龙江省重要的绿色、有机商品粮生产和加工基地、矿产开发基地、风电产业基地、生态旅游区、特色种养殖基地、北药种植加工基地、人造板和家具加工基地,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综合分析和考虑现有的资源、产业、环境的基础条件、分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在优化结构、提高效能、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转变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的现代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特色种植养殖、绿色食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及木材精深加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形成以铁力镇为一级增长点,朗乡镇、双丰镇、桃山镇为二级增长点,工农乡、王杨乡、年丰乡为三级增长点的经济发展框架;构建以绥佳铁路(铁力段)、绥伊高速公路(铁力段)沿线地带为重点发展轴线的二级城镇体系网络。

(二)产业发展布局

依据现有资源、产业发展基础,初步规划铁力镇、双丰镇、桃山镇、朗乡镇、工农乡、王杨乡和年丰乡“四镇三乡”发展方向和重点。

1、铁力镇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加工、北药加工、新型建材、商贸流通、现代物流、功能市场建设、房地产开发、生态旅游服务、教育、文化创意等产业。强化商品营销、对外贸易、金融、信息和科技开发五大功能,发挥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势,逐步形成拉动“三镇三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不断增强其辐射和带动能力。

2、双丰镇重点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种植与加工、粮食加工、生态北药、家具制造、商贸市场、服务外包、新能源(农林生物质)开发等产业;推进铁力工业示范基地中的西部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

3、桃山镇重点发展绿特色种植养殖、农副产品和山特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矿产开发、新型建材、北药开发、木材精深加工、新能源(风电)开发等产业。

4、朗乡镇重点发展绿特色种植养殖、食用菌栽培、绿色食品和山特产品加工、木材精深加工、矿产开发、生态旅游、新能源(风电)开发等产业。

5、工农乡重点发展绿特色种植、生态北药、绿色有机商品粮加工、常规养殖和特色养殖、餐饮服务、民俗风情旅游等产业;规划和发展好绥伊高速公路(工农段)经济带相关产业。

6、王杨乡重点发展绿特色种植、绿色有机商品粮加工、粮食批发市场建设、常规和特色养殖与加工、田园风光旅游等产业。

7、年丰乡重点发展绿色水稻种植、棚室蔬菜生产、食用菌栽培、农副产品加工、朝鲜族民俗风情旅游、劳务输出;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和发展;规划和发展好鸡讷公路(年丰段)经济带相关产业;搞好朝鲜族民族文化遗产保护。

 

第三章  产业发展

 

一、推进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发挥支撑和带动作用

    发挥铁力地处龙江腹地的区位优势,兴安林区的资源优势,政府与企业携手共建的合作优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地发展。以“3+X”产业战略为发展方向,全力推进“石头、水稻、风”三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同时着力推进“X”产业发展,扩大产业规模和发展能力,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

      (一)加快发展矿产开发业。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明确主体意识、主权意识、产权意识、民权意识,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努力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重点加快铁多金属矿、金矿、钼矿、铜矿、大理岩石材矿、玉石矿开发和利用,形成以金、铁、钼、铅、锌等金属开采加工为主,非金属建材开发为辅的矿业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加工规模,释放资源效应。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先进的选矿技术,开发重要矿种和优势矿产,提高矿山开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使矿产开发业尽快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二)加快发展水稻加工产业。坚持“精深加工、系列开发、延长链条、打造铁力品牌,着力提高水稻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推进已列入《黑龙江省稻米加工园区建设发展规划》的铁力省级稻米加工园区建设,争取列入国家食品加工示范园区,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效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发快餐米饭、米酒、米粉以及提取米蛋白、膳食纤维和谷维生醇等功能食品,搞好米糠、稻壳等水稻副产品加工再利用,使水稻加工企业在综合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建立完善以九河泉米业为核心的稻米加工、以集佳牧业为代表的畜禽加工、以千头奶牛小区为代表的乳品加工、以及速冻食品、绿色有机食品、山特产品、北药加工在内的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占有率。

      (三)加快发展风电产业产业。风电产业要集中规划,分步实施,规模经营,滚动发展。加强与区域森工企业的合作,继续推进大青山、平顶山等拟建风电场测风和报审工作。加强与华能、大唐等风电开发公司的联系,推进五花顶子山、神树东山、平顶山、大青山等26个总装机容量133.6万千瓦的风电项目的开发和建设,搞好项目服务,促其早日投产达效。遵循“政府主导、地企联合、多元投资、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原则,推进区域生态旅游业的提档升级和加速发展。进一步加强景区景点、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服务场所、旅游服务队伍等方面的建设,把铁力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城市。

     (四)加快发展“X”产业。在发展三大主导产业的同时,继续推进木材精深加工业、生态北药业、机械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等产业加快发展,增加税收、信贷等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市场开发力度,重点推进葵花药业伊春分公司、蓝天制药、恒辉木业、良种奶牛繁育公司、智远彩钢等企业做强做大,不断壮大“X”产业规模和阵容,发挥其增加财源、拉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重要作用。

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升工业化水平

充分利用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伊春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各项政策,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到2015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实现295,020万元,比2010年的118,560万元增加176,460万元,年均增长20%,其中:市属工业增加值达到223,180万元,比2010年的89,690万元增加133,490万元,年均增长20%;销售收入达到579,460万元,比2010年增加293,860万元,年均增长15.2%;利税达到33,620万元,比2010年增加13,490万元,年均增长10.8%

    (一)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产品升级为目标,以市场开发、产品开发为方向,努力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名品牌,振兴传统工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龙头企业建设步伐,培育和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经济实力雄厚的骨干企业群体。支持宇祥集团、集佳牧业、九河泉米业等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向集团化方向发展,力争培育一至两家上市公司,创造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和规模效益,实现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全力推进铁力东部、铁力西部、朗乡板业、双丰家具四大工业园区建设。重点规划和建设好总面积7.75平方公里的铁力市工业示范基地,结合现有基础条件和产业布局,制定与园区建设相关的配套措施,突破薄弱环节,建成功能完备、机制灵活、设施配套、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新型工业示范基地,形成集聚效应。大力发展北药加工、矿产品加工、装备制造、物流商贸、木材加工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和综合服务等产业,使园区成为全市招商引资先行区,区域产业主导区,工业发展新兴区。

      (三)抓好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坚持总量扩张与结构优化相结合,在不断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扩大产业总体规模,大幅度提高工业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工艺,提高产业技术水平。突出抓好木材精深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矿产开发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升,着力建设一批具有资源支撑、与大企业分工合作及提供配套服务、现有企业改造和新产品研发项目,形成企业布局相对集中的产业群体。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信息、现代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品层次上实现突破,牵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四)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力打造绥伊高速公路路边经济带,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使之成为以加工业、观光农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综合产业带。着力做强以恒辉木业、方尧文具等出口创汇企业为主体的木材精深加工业;以哈轴铁力分公司为依托的机械加工制造业;以葵花药业、蓝天制药为骨干的北药加工业;以九河泉米业、集佳牧业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以鹿鸣钼矿、二股东山和三林班铁矿为载体的矿产开发业;以复合保温砖建筑材料、彩钢瓦为主导的新型建材加工业,构筑产业竞争的新优势。

(五)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省扩权优惠政策,认真研究和分析国家投资政策、投资方向和重点,建设一批科技型、外向型、环保型重大项目,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推进

北汽多功能越野车生产、鹿鸣钼矿、神树钼矿、二股三林班铁矿、大安河金矿新建选矿厂、智远彩钢H型钢材和EPS保温板生产、鑫磊建材保温节能建材生产、集佳牧业异址扩建、红鸟乳业新上绿色配方奶粉生产线及奶牛养殖基地、神树东山风电场、五花顶子山风电场、恒辉木业扩建、葵花药业扩建、三禾制药新建、天德公司人参精深加工、良种奶牛繁育公司双蛋白液态豆乳饮料加工等项目建设,为“工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三、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加快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总产水平;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专业化组织程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2015年,市属农业总产值实现34.7亿元,比2010年增加14.9亿元,年均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到35万吨,比2010年增加5.2万吨,年均增长3.5%

(一)促进农民收入向多元化发展。发展壮大绿色水稻产业,力争水稻面积稳中有增,巩固绿色水稻的优势主导产业地位。进一步扩大经济作物面积,重点发展无公害蔬菜和粘玉米种植,提高比较效益。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45.7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25.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50.2万亩,大豆种植面积70万亩。畜牧业重点发展奶牛、肉鸡、生猪等常规养殖,蛋鸭等新兴养殖和鹿、貉等特色养殖,区域奶牛存栏3.1万头,比2010年增加1.18万头,年均增长10%;生猪饲养量44万头,比2010年增加13.5万头,年均增长7.6 %;肉鸡年出栏1,500万只,比2010年增加498万只,年均增长8.4 %。加大引导力度,提高农民外包地的积极性,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引导农民走出农业和农村,从事二、三产业,打造铁力劳务品牌。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中心,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1万人次。

(二)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和服务水平。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工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转化,农业科技贡献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大力发展科技示范园区,重点抓好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5万亩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后续建设;新建1万亩水田高产栽培示范区4处、2千亩旱田高产栽培示范区2处,10万亩现代农业水田示范区、5万亩现代农业旱田示范区和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各1处,形成“市有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乡镇有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村有农业科技示范户、户有农业科技明白人”的发展局面。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重点围绕水稻、大豆、北药以及奶牛、生猪、肉鸡等优势产业,大力推广水稻新基质育苗技术、水稻钵体摆栽技术、玉米通透栽培和化控技术、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和畜牧标准化饲养等高效安全的先进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与省农科院的院市共建,尽快在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控制、农产品精深加工、防灾减灾等方面取得新成果。建设市级标准化推广中心1处,区域标准农技站5个,高标准村级培训和服务点20个,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00户。

(三)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利用好整合资金、农业开发资金和水利项目资金,重点加强骨干水源工程和灌溉工程建设,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逐步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落实好大型农机具补贴的发放工作,加快引进和推广大型、新型农机具,满足农业生产对机械化的需求。继续推广吉松股份合作农场的成功经验,每年发展 12个农机合作组织。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培肥地力,鼓励引导农民多积、多造、多施农家肥和有机肥,大力推广新型肥料和秸秆、根茬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

(四)加强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扶持壮大以九河泉米业、集佳牧业、良种奶牛繁育公司、华威乳业、红鸟乳业、林城公司、福生公司为龙头的稻米、畜产品、乳品、蔬菜、速冻食品等加工业,带动区域优质水稻种植、肉鸡养殖和奶牛养殖等产业发展。重点抓好年加工2万吨的绿色大豆、30吨的有机食用菌、4,000万穗的有机速冻糯玉米、20吨有机蜂产品等4个深加工项目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搞好产业化基地建设,大力开发市场,加快申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识,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

(五)纵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乡村财政管理体制、征地制度等各项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以省、市试点村为主体,引导全市村屯都确立12项适合本村实际的优势主导产业。加大投入力度,自行组织开展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积极开展撤村并屯试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以提升农民素质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等方式,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道德文化素质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现代管理者、科技明白人、农村经纪人和致富带头人,为新农村建设的纵深推进提供人才保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继续加强文化、教育、卫生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化下乡、图书下乡活动;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继续实施农村道路改造工程,并提档升级;继续解决好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农村居民饮用水达标率达到85%以上。大力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建设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场所,完成农村改厕工程,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实施村屯节能型标准化住宅建设工程、村屯绿化亮化工程、远程教育网络通畅工程、农村社区化管理工程,推进农村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弱有所助、贫有所济”。

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以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信息化为方向,积极开拓城乡消费市场;以实施一批重大基础性、功能性项目为支撑,全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到2015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实现317,790万元,比2010150,750万元增加167,040万元,年均增长16%,占生产总值比重33%

(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森林、冰雪两大旅游资源为依托,多层次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完善产品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不断提高旅游行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全力施行《铁力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按照“一心、二镇、三廊、四区”的空间发展布局,重点开发城市休闲、山水休闲、健康养生、田园休闲、生态休闲五大项目集群和健康养生、国际狩猎、户外休闲、纯净雪域、激情漂流、有机农场、摄影写生七大特色营地。整合资源,综合打造区域旅游形象品牌。积极开发客源市场,倡导低碳旅游,培养低碳旅游模式,逐步形成集特色、专项、民俗风情于一体的一条铁力全景游线、两条主题小镇游线、三条铁力自驾游线、四条精品线路。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在市区建设旅游商品一条街和展销中心。全面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创新型的深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把旅游业培育成为铁力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铁力建设成为有特色、高品位、高收益的中国最佳健康旅游城市。到2015年,建成A级旅游区8 家,其中4A级旅游区 2 家;发展旅行社 10 家,其中国际旅行社 2 家;星级宾馆8 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 2 家。实现年接待游客23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7 亿元。

(二)加快发展商贸服务业。在城市商业中心或区域中心,城市生活性次干道或支路建设商业街,重点发展连锁经营、代理制、物流配送、典当、租赁、仓买、超市、专营店和电子商务为主的多样商业。到2015年,市区将建有8 条商业街,在铁力市区、朗乡镇、桃山镇、双丰镇建设成以中型综合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精品店、连锁店、服务网点和新品、中档商品为主的集购物、餐饮、娱乐、健身、文化欣赏为一体的4 大区域商业中心,并在每个区域商业中心建设一处3,000平方米以上大型超市。全市商业营业面积达到72万平方米,人均享有商业服务面积达到 6 平方米。

(三)积极发展交通运输业。充分发挥我市交通枢纽优势,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整合运输资源,形成布局合理、衔接通畅、优势互补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产业体系。运力发展方面,以高等级公路为依托,开通和发展铁力至通河、绥芬河、鸡西、鹤岗、佳木斯、拜泉、齐齐哈尔等省内长途客运线路。到2015年,铁力发往省内各中心城市的线路覆盖率达到80%;全面开通各乡镇、村屯、林场间的线路,通车率达到100%。公路建设方面,完成市区环形公路网、桃南干线公路网及农村公路网等畅达工程建设;异地新建市中心客运站,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加强汽车修理行业的规范化管理,统一规划和发展汽车修理服务业。

(四)加速发展现代物流业。构建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高效物流网络,逐步建立连接全国物资运输、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体的现代物流体系;引导相对分散的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向物流中心集中。完成东北亚物流中心扩建工程,在铁力、双丰、桃山、朗乡四个乡镇各建一处货运站,总面积达7万平方米;全市物流产业增加值在现代服务中的比重达到13%,物流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达到3%,全面提升我市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五)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快城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综合服务站。推动社区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文化娱乐、职业介绍等服务项目建设,培养一批有实践经验和专业特长的社区服务人员,逐步实现社区服务的产业化、网络化和实体化,建立起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管理规范、服务优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社区服务体系。

(六)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强化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以培育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组织体系为基础,加速金融现代化建设,提高金融效率,不断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品种,力争在与国家开发银行省分行已搭建金融信用平台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合作领域。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引导和支持民间资本设立商业性或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七)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扩大国际互联网、有线电视、移动通信、电信业务的覆盖面,建立社会信息资源,充分利用和有效共享的机制。加强和完善农业经济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行业和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我市现代服务业整体水平。

 

第四章  生态保护

 

全面落实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巩固和扩大生态保护成果,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开展流域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对呼兰河、依吉密河、安邦河、朗乡半园河等主要河流两岸环境综合整治,严格执行水资源保护的“三条红线”制度,对生活垃圾、白色污染进行清理,保持良好的景观环境。加强监督管理,严厉查处超标排污现象。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继续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继续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严格执行行业排放标准。把农业污染源纳入总量控制体系,着力推进畜禽养殖水污染防治。大力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全面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污单位进行规范化和量化管理。加快受保护地区建设,全市各类受保护地区达到7处,面积达到17.2万公顷。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2015年,农作物桔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95%。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和监测网络建设以及水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形成市级监测网络体系,提高对环境的监控能力和环境管理水平。

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鼓励和引导各行业节约能源,遏制高能耗产品生产。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开发和推广秸秆、沼气、风能等可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鼓励和支持企业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能源利用率。强化节能监管,重点对年能耗2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严格管理,使我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由2010年的0.89吨标煤下降到0.73吨标煤以下,降低12%左右,年均下降2.29%。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项目。积极推广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有效控制化肥农药的污染。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进行适度集中,对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减少排放。加强二氧化硫治理、低氮燃烧改造及烟气脱硝工程、清洁能源推广、小区并网工程建设,减少燃煤量及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的管理,淘汰高排放的生产线;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和机动车油料的管理,控制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切断超标排放的根源。

巩固铁力中国低碳旅游示范市创建成果,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倡导绿色消费,实施更新改造,建设和发展低碳工业、低碳交通、低碳绿色建筑、低碳生态农业和低碳宜居共用设施,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培养低碳经济发展的新产业。

三、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

加快区域生态农业建设。全市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原料类产品种植面积达到68.8万亩。加快生态林业建设,强化国有林场和城乡绿化造林力度,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5%以上,河流道路两旁绿化率达到95%以上,生态公益林管护率达到100%。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结构调整,加强宏观调控,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围绕木材、矿产资源节约使用和“三废”利用,发展循环型农业,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循环型工业,引导和鼓励企业清洁生产,促进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发展循环矿产业,实行采矿过程无污染、废弃物全部无害化处理,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回收率。逐步提高“三废”利用比率,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开发、推广使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技术与装备。

 

第五章  城市建设

 

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和旅游名城”为目标,以争创“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的“三优”文明城为牵动,以开拓中心城市发展为重点,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服务功能;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形成区域中心城市铁力镇快速崛起,双丰镇、桃山镇、朗乡镇配套跟进,王杨、工农、年丰三乡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框架。

一、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中心城区建设

抢抓我市被列入《黑龙江省滨水城市规划建设实施方案》的有利契机,编制《铁力市滨水城市建设规划》,推进滨水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实施,全面启动铁力滨水城市建设。加快推进“三供两治”工程,完善覆盖中心城市的路网、电网、水网、热网、信息网建设工程,搞好城市地下缆线、管线统一布设,全面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实施城市道路建设工程,改造市区道路10条,共15.7公里;改造站前休闲广场和新建站前停车场。实施城市亮化工程,改善城市景观。在道路两侧、主要建筑物布设路灯和景观照明灯,实现道路亮化、夜景亮化、城镇绿化。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重点,加快旧城区改造。完成园林、街道、河堤、广场、道路出口的绿化,新建中心公园1处,新增苗圃40公顷,规划绿地面积234.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8%;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铁甲河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强休闲场所建设,尽快实现居者“369”目标。推进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地产开发,“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建设工程40个,总建筑面积64.3万平方米,其中:棚户区改造面积50万平方米,廉租房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面积13万平方米。加强物业管理,5年内将城区所有居民小区纳入物业公司管理,组建具有三级物业管理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10家,具有二级物业管理资质的物业管理公司3家。

二、加强农村小城镇建设,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农村小城镇建设是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加快农村城市化的关键。按照“重点突破,着眼当前,适度超前,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建设方针,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把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起来,对小城镇进行大力度的开发建设,增强小城镇的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一是要搞好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因地、因镇制宜,找准主攻方向,发展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布局、产业规划、产业政策来引导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二是要强力推进撤村进城工作。放宽农民到城镇的落户条件,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把人口和生产要素向小城镇汇集,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三是要推进农村“平改楼”建设工程。选择12个有条件的村屯为试点,鼓励和支持实施居住平房向楼房改造,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并逐步在全市村屯推广,以集约和节约利用土地。四是要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道路、给排水、供热、通信、教育、卫生、文体、市场等服务设施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小城镇社区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创造方便、舒适、优美的环境,使公共服务更好地覆盖城镇和农村;五是要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抓好建筑、市政、绿化、环卫、市场、交通等方面的管理,努力促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三、加快旅游城镇建设步伐,增强整体服务功能   

旅游城镇是现代小城镇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也是当今世界小城镇发展的流行趋势。加强旅游城镇建设,是打造铁力风光特色旅游、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做大做强我市旅游产业的必然选择。要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保护资源,继续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果,全面推进我市重点旅游城镇建设。改造提升一批旅游城镇。对基础条件较好和有一定影响力的朗乡镇和桃山镇,要进一步搞好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挖掘提升文化内涵,提高管理服务水平,把其做精做优,做大做强。规划准备一批旅游城镇。对旅游资源丰厚、文化特色突出、具有开发潜力,但目前尚未形成旅游产业规模的年丰乡和开发条件不够成熟的王杨、工农两乡,编制旅游城镇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建设旅游城镇创造条件。各旅游城镇要把城市建设与景区景点建设结合起来,加强旅游景区和城镇景观建设,提高城镇品位,达到景镇和谐;把建设城镇配套设施和完善旅游服务功能相互兼顾,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档次水平。要注重搞好城镇道路网络、水电设施、照明通信、住宿餐饮、购物娱乐、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旅游城镇的综合服务水平,形成以游带城,以城促游的良好局面,把旅游城镇打造成为各具特色、功能齐备、内涵丰富、文明现代的示范型城镇。

 

第六章  深化各项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各项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现事业单位用人的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实施政府机构改革,通过定职责、定机构、定编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政执法制度建设,继续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加强和规范城管领域的行政执法。加大行政复议工作力度,依法解决行政争议。推进投资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伊春市关于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意见,健全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制、核准制和备案制。

二、推进改制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做好企业政策性破产的后续工作和落实好改制企业接续政策,完成火柴厂企业改制,完善和协调解决原铁力干馏厂企业改制历史遗留问题,积极探索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构建“权责明确、管理规范、监督有力”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三、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积极鼓励全民创业,放宽创业领域、经营条件,降低贷款门槛;大力发展加工型、科技型、外向型非公有制企业,支持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研发新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推荐和培育优势中小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落实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建立健全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的激励与保障机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证。到2015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818,550万元,比2010年的403,402万元增加415,148万元,年均增长15.2%,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85%

四、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加快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步伐,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大力发展各类农村股份合作、专业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生产水平。

五、推进林权制度改革

按照国家、省、伊春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优化森林资源、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建立森林资源承包经营的新机制,完成全市7个乡镇所有集体(个人)森林、林木、林地以及宜林地的林权流转任务。

六、推进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增收奖励机制,建立财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财政收入通报机制,深化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改革,加强财税征管。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引导发展各具特色的中小金融机构,扩大中小企业发债试点,组建农村互助社,解决贷款难的问题,为企业和“三农”贷款提供金融服务。

七、推进教育、卫生和文化体制改革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整合资源,合校并校,实施校长职级和教师星级管理制度。改革管理体制和分配机制实施绩效工资,大力解决教师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等制约我市教育发展的问题,优化教师队伍。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逐步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基本药物价格合理和质量安全;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增强基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优化公立医院布局结构。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和恢复乡()文化管理机构,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印刷及休闲娱乐行业规范化、连锁化发展,打造一批具有铁力特色的文化品牌企业。

 

第七章  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

 

以区域发展一体化、产业关联带动产业聚集为途径,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和要素优势为突破口,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突出重点,破解难题,优化布局,完善措施,深入推进“1+5”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内搞活经济和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创新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式,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模式,形成面向东北亚,连接海内外,各种要素集聚,贸易结构合理,辐射和带动作用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一、推进“1+5”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增强发展活力

按照“政企联手,统筹规划,政策共享,壮大产业,共同发展”的原则,站在“一切为了铁力区域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新高度,联合区域内的四局一场,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新林区)建设和民生改善”四大系统工程,确定发展方向,调整产业布局,整合资源和产业优势,推进项目建设,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深化“1+5”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按照“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区域产业布局,重点打造“四大产业区块”。铁力区块:重点与铁力林业局和铁力农场合力打造中心城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北药加工、矿产加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木材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桃山区块:重点抓好生态旅游业、努力做强森林食品产业、全力抓好矿产和风力发电等其它产业。朗乡区块:以龙乡板业为主体,着力发展林产工业循环经济;以翠花集团为主体,着力发展林特产品加工循环经济;以营林公司为主体,着力发展原料培育循环经济;以巴兰河新邨为主体,着力发展新型林场所自给自足循环经济;以“朗依”公路沿线景观建设为主体,着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循环经济。双丰区块:重点推进以家具制造为代表的木材精深加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壮大,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推动生物质能源产业升级。

与域内“四局一场”共同推进区域社会事业和谐深入的发展,努力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公共文化资源共享、公共安全资源共享的目标,全力打造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围绕加快旅游城镇建设,在城市建设方面合作共建,联手搞好城市建设,构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卫生整洁、秩序稳定的生态城镇,打造城市建设一体化模式和建筑风格迥异、色彩协调、景观独特、绿树相映的铁力城市特色;联手加强城市管理,努力打造管理规范、运转科学的城市管理机制。

发挥区域经济社会协调领导小组的职能,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合力强化宣传,统一思想,营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舆论氛围统筹规划,搞好衔接,指导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健全制度,完善机制,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效机制突出重点,落实项目,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把握优势,联合招商,提高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强化配合,政策共享,利益共赢,形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构建平台,加强服务,打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互融、市场共兴、城市共建、共同发展的目标。

二、坚定不移地走开放兴市之路,创造优良投资环境

以深化“1+5”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为统领,联合域内“四局一场”共同实施大开放、大开发、大招商、大发展战略。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区域经济的突破口,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吸引外部投资,依靠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坚持不懈地加强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树立科学招商的理念,转变招商思路,创新招商方式,综合考虑科技含量、投资强度、产业效益和生态影响等因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走产权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网络招商的新路子。积极扩大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与合作,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招商引资升级。围绕我市现有资源和优势特色产业进行全面招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层次,不断拓宽招商引资的领域。

三、加强经济交流与合作,大力发展对外贸易

以深化“1+5”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为统领,联合域内“四局一场”共同加强与韩国、日本、欧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多层面、宽领域的开发市场。积极扩大对俄经贸合作,组织我市特色产品在俄开发市场;组织劳务人员赴俄进行森林采伐、种植养殖、食品加工、商饮服务等行业经营;加强边贸和文化交流,大力发展对俄经贸。积极引进国外投资者到我市兴办企业,培植外贸进出口重点企业,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加强与国内经济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和旅游市场。发挥森林生态服务有偿化功能,争取碳汇造林项目和参与碳汇交易,加强与国内大企业大集团的有机合作及一体化经营。

 

第八章  科技和教育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和推动科技型企业发展为重点,加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力度,大力推进科技发展。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培育和引进人才,壮大创新人才队伍,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人才保障。

一、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推进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建立组织优化、布局合理的研究开发体系。组织实施10项科技攻关项目,20项科技推广项目,形成一批以自己的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为龙头、有一定经济规模、在省内外市场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到2015年,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户,民营科技型企业发展到20户,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0%。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公众领域信息化,建成科学管理的全市信息化体系和数字化、网络化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科技管理体系和投入体系,健全农村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继续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二、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15年率先在伊春市域内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76%,公办幼儿园比例达到40%以上;大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小学、初中巩固率分别达到100%99.5%,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5%。提供质优实用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五年内培养1,000名职高生,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9年,扫除青壮年文盲。合理调整中小学和幼儿园布局,将现有村小学全部并入所属乡镇中心校,撤并所有乡镇初中集中到市区寄宿制中学,义务教育学校达到13所,普通高中2所,全市规模以上幼儿园达到50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达到标准化学校省颁标准,职教中心晋升为省级示范性学校。教育信息化达到较高水平,实现校校有网络教室和城区学校有校园网的目标。着力推进教育振兴工程。全面发展各类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师德建设,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计划五年内通过对上争取、财政保障、社会融资等渠道筹集资金1.9亿元,实施标准化学校建设、公办幼儿园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普通高中提档升级、教育信息化建设等项目工程。

三、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积极引进和用好高层次人才,加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制定人才培养政策,利用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确定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选,定人、定向、定期进行输送培养。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和人尽其才的管理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各类人才应该获得的利益。建立健全政府宏观管理、市场有效配置、单位自主用人、人才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平等公开和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

 

第九章  构建和谐社会

 

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繁荣社会事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优化发展环境为着力点,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社会和谐进步。

一、改善人民生活

(一)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制度及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就业比较充分、劳动关系基本和谐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发展目标。努力增加就业岗位。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每年新增城镇就业2,000人。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对各类劳动者的培训力度,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比例达到90%。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加快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养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均达95%以上。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完善劳动关系调整机制,逐步实现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规范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秩序,促进职工工资水平稳步增长。健全劳动保障法制加快建立健全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劳动保障依法行政的制度,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网络,增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维权意识和守法意识。

(二)完善社区服务和社会救助体系

强化社区建设工作力度,鼓励和扶持兴办多种所有制的社区服务业,满足居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升级对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卫生保健和生活消费的需求;不断拓宽社区服务内容和服务领域,将发展社区服务业与解决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紧密结合起来,缓解就业压力。引导扶持城区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家政服务中心和社区商品配送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与服务功能完善,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全市23个城镇社区全部建成标准化社区,90%的农村社区建成标准化社区。大力推进福利社会化进程。加快建设福利院、托老所、孤儿院、老年康复中心等社会福利场所和设施。发展残疾人事业,解决残疾人康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

(三)努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

把握国家继续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大政方针,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增加就业岗位。改善城乡居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多渠道开辟增收途径。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减少城乡贫困人口。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入学等困难问题,促进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较大提高,增强城乡居民的消费能力。做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性消费引导工作,增加消费能量。

二、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加强公共管理。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等公共服务硬件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转变政府管理观念,由微观管理为主变为宏观管理为主,由直接管理为主变为监督管理为主。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简化行政办事程序,规范行政手段,建立健全公示、听证制度,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发挥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加快计划生育和卫生事业发展。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有序流动,优化人口分布,保障人口安全。全面推进“惠家工程”,扩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覆盖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到201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监测与预防控制。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市中心医院规范化建设,统筹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卫生所建设,达标率均达到100%。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及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三)大力发展文化体育和广电事业

全力培育打造“骊马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化品位。通过媒体宣传、旅游推介、文化展览等手段,展现“骊马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抗联遗迹、民间文物等文化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加强公益性文化场所等文化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文化人才,积极开展文化对外交流,丰富精神文化产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创新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加快发展竞技体育,提高竞技体育总体实力。每年组织开展不少于12次传统特色体育活动,运动健身人口达到15万人,体育设施场地人均面积达到1.5平方米。健全和完善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科技馆、体育馆、游泳馆、轮滑场、多功能影剧院和8个学校音乐舞蹈室项目工程,完成企业、社区、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项目75个。

大力发展广电事业。建立健全数字传输播出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网络化。加快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建设,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和传播能力。

(四)推进“平安铁力”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健全气象监测网络,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逐步完善社会灾害救助机制,建立重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强化紧急救援体系建设,减少事故伤亡和损失。强化安全生产和消防意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消防设施建设,防范和处理重大灾难事故。加强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搞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护各类市场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持长期平安的社会秩序,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推进其它社会事业进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加大劳动人事仲裁建设力度,切实有效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巩固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成果,争创“五连冠”;切实落实好双拥优抚安置政策,扎实推动拥军工作的社会化。坚持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人防建设。高度重视民族社会事业,保证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五)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坚持和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依法治市,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居民自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推进政务公开,发展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全面启动“六五”普法工作,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

(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以“骊马文化”建设为载体,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风尚。深入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提高全民素质。

(七)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内容和工作方式使之成为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政治力量。完善干部培训、考核、选拔和管理机制,培养和选拔优秀的领导人才。深入落实党管武装的各项制度,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严格党内生活,严肃党的纪律,弘扬正气,反对歪风,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十章 搞好规划实施

 

为保证《规划纲要》顺利实施和确定的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保证《规划纲要》的整体实施效果。

一、优化发展环境

营造服务环境。树立为企业、市场和社会服务的理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方式、方法,转变作风,提高效率,抓好阳光政务工程建设,建立优质服务的长效机制。营造投资环境。推行政府、银行、企业联席会议制度,促进银企合作,扩大利用金融资本的空间,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治理金融信用环境,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营造政策环境。按照“非禁即入、平等待遇”的原则,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准入限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推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营造法制环境。规范行政行为和市场行为,切实做到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执法机关公正执法、企业依法经营、社会事务依法管理。加强专项整治,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各种伤害企业经营者和外来投资者的行为,维护企业权益。

二、强化项目支撑

以《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规划》和《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指导意见》精神为指导、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谋划和确定立市项目,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为“十二五”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项目支撑。“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247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47个、产业项目164个(种养殖及林业项目25个,北药开发项目12个,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项目21个,木材精深加工项目7个,化学原料及造纸加工项目4个,装备制造及建材加工项目9个,矿产开发及加工项目15个,新能源开发项目30个,旅游业项目26个,流通服务业项目15个)、社会事业项目27个、生态保护建设项目9个。项目概算总投资398亿元,其中:计划对上争取资金79亿元,地方配套资金13亿元,自筹资金70亿元,招商引资或银行贷款236亿元;可实现总产值871亿元,利税96亿元。

以上重点项目的组织实施,一方面要完善大项目开发生成机制,编制好项目前期技术文件,加大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工作力度,使项目早日落地得到支持。另一方面要完善大项目推进机制,对重点建设项目进行细化分解,落实部门,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奖惩,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尽快发挥其效益。

三、健全规划管理体系

统筹进度安排。在《纲要》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衔接,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纲要》确定的总体战略目标,统一步调,增强合力,科学安排年度发展目标、重点、措施,分层次、有步骤地抓好落实。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必须把规划实施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围,结合考核年度工作目标,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督促相关部门切实落实规划提出的任务,保证规划目标的实现。加强社会监督。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以多种方式参与规划实施,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有关政策制定、项目布局必须以规划为依据,对规划确定的内容不得随意改变。建立和完善规划评估效益审计机制。规划实施过程中,规划编制部门要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经过评估或由于其它重大原因,确实需要对《纲要》进行调整时,要严格依照有关法定程序进行调整。

四、加强规划纲要的宣传力度

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规划的宣传工作,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使规划实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各乡(镇)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领导都要提高认识,自觉以规划指导各项工作,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从实际出发,贯彻落实好《纲要》精神,为全面完成《纲要》提出的各项指标和任务,把铁力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城市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