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 政府办
发布时间: 2017-02-09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4
  

 

          政     

 

                  ——2017年1月18日在铁力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市 长  史春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及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执行省市委决策部署,面对转型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创新实干,圆满地完成了市七届人大各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

过去五年,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2016年,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实现74.74亿元,是2011年的1.26倍,年均增长4.4%;公共财政收入实现2.78亿元,是2011年的2倍,年均增长1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3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年均增长12.47%;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19230元和12270元,分别是2011年的2.1倍和1.6倍,年均分别增长11.9%和11.5%五年对上争取到位资金77.8亿元,是前五年的2.1倍,年均增长20.9%。五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2.8亿元,是前五年的1.7倍,年均增长10.83%。

过去五年,是转型发展提速增效的五年。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2013年和2015年两次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优秀县现代农业进程加快。深入实施“精粮、扩菜、促牧、兴企”工程,五年实施旱改水6万亩,改造高标准农田13万亩,绿色有机水稻、甜玉米分别发展到40.9万亩和2.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标识达到28个;新建蔬菜基地3处、蔬菜大棚1000栋;食用菌发展到3000万袋;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到15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9家2016年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9.89亿元,是2011年的1.45倍,年均增长7.5%。工业产业集聚壮大。铁力工业园区成功晋升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入驻项目达到30个,完成投资29.3亿元,20户企业陆续投(试)产。启动了双丰产业园建设,入园项目2个,完成投资5000万元。招商引进北京佳龙集团、禾中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先后落户铁力。五年共引进项目58个,到位资金61.65亿元,是前五年的1.5倍,有效缓解了工业经济断崖式下滑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旅游业带动作用日益凸显,编制了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成立了区域旅游协会,建成了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和地方特产精品市场,成功举办了区域旅游大集、啤酒美食节等系列活动,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比2011年翻两番以上,分别达到192万人次和16.5亿元。以旅游业为牵动,商贸物流业加快发展,新增宾馆饭店等场所300余家,形成了五一街“新商圈”;松涛物流中心建成运营,物流公司、快递公司分别发展到16家和23家。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中国网库等大型电商平台相继落地运营,电商企业发展到20余家,淘宝网店总数达到4200家,年网络交易额实现3.6亿元。金融存贷余额分别达到131.8亿元和37.8亿元。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24.56亿元,是2011年的1.49倍,年均增长7.9%。

过去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的五年。改造城市棚户区76.57万平方米,新建楼房269万平方米,分别是前五年的1.7倍和1.3倍;新建配建廉租、公租住房9.5万平方米,是前五年的2倍;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178.4万平方米,完成存量的82%。新建改造城乡道路121.7公里,城区形成“六横十五纵”道路格局。完成铁力公园、体育休闲广场等多处景观改造,新建铁甲河带状公园30万平方米,新增路灯3931基,新增城市绿地65.8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同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55个重点村硬化道路124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604基,改造农村危(泥草)房9389户55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提升到87%;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6个,解决了2.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拆除城区大烟囱、小锅炉等污染源99处,新上节能减排项目106个,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2233吨,城市空气质量长期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连续五年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乱堆乱放、乱涂乱画、私接乱建等乱象得到有效治理,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

过去五年,是改革创新纵深推进的五年。强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工商、质监、食药监“三局合一”及卫生、计生“两局合一”的机构改革,以及物价、人防、民宗等机构职能划转和整合工作。全面推行“四清单一流程”,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取消行政权力367项、规范行政权力3288项,完成了26家单位中介服务事项梳理规范工作;结合权责清单,取消审批事项59项,31项非行政类许可审批事项全部清零。积极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全市企业户数达到2315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6316户,分别是2011年的4.6倍和2.1倍。推行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公开处置公务用车129辆。同时,不动产登记制度、医药卫生制度、教育体制等专项改革纵深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过去五年,是发展成果更加惠民的五年。民生投入超过65亿元,年均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5%以上,被评为全省民生工作十强县。五年办成了185件民生实事,为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均月增资2244元,为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1510元,环卫工人、社区委员的工资实现翻番;新开通乡镇及市区公交线路22条,新上大型供热锅炉3台,铺设供热供水及天然气管网113公里,供热能力达到640万平方米,日供水能力达到2.2万吨,天然气管线接入19个小区,覆盖1万余户居民;投资1.1亿元对全市21所学校和幼儿园的基础配套设施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移址新建了中医院,对6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造提升,市医院和中医院成功晋级二甲医院;新建、改扩建城乡文化体育场所94个,文化体育硬件设施明显改善;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五年发放小额创业担保贷款1.42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7万人;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困难职工大病救助工作,积极落实农林牧渔、厂办大集体等政策,将原参保体制外的7376人纳入养老统筹,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过去五年,是自身建设持续加强的五年。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廉政规定,大力倡导勤俭节约之风,压缩会议、文件数量分别达到60%和50%,每年压缩“三公”经费5%以上,调改腾出办公用房9054.73平方米。全面推进政务公开,着力推行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418件,办复率100%。坚持科学民主依法决策,实行了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完善了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决策流程。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坚决纠正“四风”,五年查处违纪违法公职人员155人。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民服务水平和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与此同时,民族宗教、统计审计、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外事侨务、国防双拥、档案市志、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

过去五年,我市还相继获得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中国最佳生态宜居城市、中国生态强市、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中国绿色生态水稻示范市、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市、国家首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市、全省社区建设工作示范市、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全省双拥模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标兵城市等诸多荣誉,铁力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16年,是铁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到伊春考察调研,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和路径。以立奇书记为班长的市委,坚强领导、正确决策,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全市上下知行合一、协力争先,干事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呈现出谋发展、促发展、快发展的欣然景象。预计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5%。认真盘点,亮点纷呈:一是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动态调整建档立卡贫困户5527户,认定贫困人口10049人。投入扶贫资金6300万元,实施产业及基础设施扶贫项目29个,5000名贫困人口实现精准脱贫。二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成功引进金新农生猪生态养殖等11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额达到33.24亿元,到位资金9亿元。兴叶家具、浩富种子、福儿屋家具、丽君家具4个新建项目陆续开工,喜人药业、汇龙酒业、神树鹿角胶3个续建项目陆续投产。三是重点工程顺利实施。去年确定的46项政府投资工程中,移址新建市医院、风雨操场、扩建市一中、殡仪馆等18项跨年工程进展顺利,其它28项工程全部按期竣工。四是抗灾自救全面胜利。面对“7.8”暴风雨灾害,全市上下众志成城,积极奋战,人民群众生活秩序及农业生产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总产达到36.2万吨,同比增长1.7%,实现“十二连增”。五是发展环境切实优化。成立了市级改善发展环境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优化发展环境实施方案》《整治和优化发展环境“十条禁令”》《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等,严厉查处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案件11件。六是民生实事高效落实。返还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1998年至2014年试点期间缴纳的个人养老保险8000多万元。全民健身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更新的116台电动公交车以及新建的标准化公交站亭、铁甲河景观桥、健身广场等深受群众欢迎。年初确定的50件民生实事,全部按时间节点落实到位。这些成绩,为上届政府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各位代表,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有力监督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及所有为铁力发展作出贡献、付出辛劳的同志们、社会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成绩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发展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决做到市委有号召、政府有行动,市委有要求、政府有落实,确保各项决策落地生根;必须坚持发展为要,吃透上情、掌握市情、把握外情,在解放思想中走符合铁力实际的发展路径;必须坚持改革创新,聚焦问题导向,攻坚克难,担当实干,为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必须坚持民生为本,尽心竭力保障改善民生,让全市人民生活得越来越好。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铁力转型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偏小,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个别经济指标增速放缓,部分企业面临生产经营实际困难;财政资金收支矛盾依旧突出,小财政支撑大民生现状还没能很好改变;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还不同程度存在;供水质量、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棚改小区房证办理等公共服务上群众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少数干部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违规违纪现象还时有发生,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并作为本届政府的主攻方向,果敢应对,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重点任务和2017年主要工作安排

按照市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全力打造“四区”、努力闯出“五条新路”的战略部署,围绕“三增三超五提升”主要奋斗目标,今后五年,政府工作将突出五措并举,寻求突破:一是突出提质增速,努力在经济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将铁力放在更大的格局中去审视和谋划,围绕进入全省上游行列、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把亮点做优、特色做精,努力让“绿水青山、冰天雪地”成为“金山银山”,把保持中高速增长作为长期任务,把推动中高端发展作为努力方向,向更深层面、更广领域加速推进。二是突出扬长补短,努力在产业升级上取得新突破。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长期累积形成的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加大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力度,坚定不移扩大总量、优化存量、提升质量,把既有的潜在优势发掘出来,把现实存在的短板变为后来居上的发力点、转折点,实现“弯道超车”。将三次产业结构2016年的53.4:13.8:32.8调整到2021年的38.5:22.5:39。三是突出民生为要,努力在普惠民生上取得新突破。以提高民生福祉和维护社会公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力推进扶贫攻坚,确保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集中力量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大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事业服务体系,真正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红利。四是突出环境保护,努力在生态建设上取得新突破。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制度,真正做到“全覆盖、严执法、零容忍”。抓好“青山、碧水、蓝天、黑土”等重点领域生态保护和建设,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森林资源培育,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全面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升生态文明层级水平。五是突出创新实干,努力在转变作风上取得新突破。围绕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项工作,敢于直面问题,善于攻坚克难,切实做到思想求实、工作踏实、作风扎实。在全面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下,时刻保持危机感和紧迫感,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的精神,以非凡之举、非常之力推动非常发展。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履职施政的开局之年,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按照市委部署,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委决策部署,以转型发展为主题,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当好伊春转型发展龙头引擎,加快全面小康社会步伐,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生态铁力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公共财政收入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目标承载使命,任务考验担当。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全力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一是做大做强新型工业。坚持扩增量、盘存量。更高标准建设经开区。筹资6000万元,建设经开区污水处理厂、道路管网及双丰产业园标准厂房、道路、给排水、供电等基础配套设施,不断提升“一区两园”承载能力,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和产业集聚提供有力支撑。更实举措服务企业。建立健全重点企业跟踪服务机制,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手续、资金、市场等瓶颈问题,重点推动玻璃钢管等停建项目顺利转项,加快葵花药业等“老字号”产业改造升级,玉双食品等“原字号”产业深度开发,中佳建材等“新字号”产业不断培育壮大。推进利业农机等签约项目早日落地,浩富种子等续建项目早日投产,喜人药业等投产项目早日达效。力争年内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更大力度招商引资。坚持十个招商方向、三大主导产业不动摇,发挥“尖刀班”和“群狼战术”优势,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务实招商、精准招商力争能够新引进一批用地集约、附加值高、无污染、低耗能、有利于产业优化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铁力。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东北振兴政策及我省“五大规划”“龙江丝路带”等重大政策机遇,进一步调整充实项目库,全力以赴抓好各类项目的精准争取和实施,争取有更多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计划盘子,确保项目总量增加、接替有序。二是精细发展现代农业以龙头企业为牵动,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着力做好四篇文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好绿色有机文章。大力优化种植结构,启动水稻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县创建项目,新增绿色水稻5000亩、粘玉米3000亩,新建绿色有机蔬菜大棚100栋、水稻育秧大棚523栋,新增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标识2个。争创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确保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和质量安全取得新突破。做好集约合作文章。规范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伊春市级规范社4个、省级规范社1个,流转土地23万亩。全力推进金新农百万头生猪生态养殖项目建设,带动全市畜牧业养殖专业化程度整体提升。鼓励兴办农业企业,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农副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加快九河泉生态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推进“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度发展,实现订单面积44.2万亩,带动农户1.7万户。做好农田水利文章。全面提升农田质量和基础保障能力,在年丰乡和桃山镇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加快王杨渠首病险水闸修复、桃山干渠铁力城区段渠道衬砌、呼兰河治理四期、小白河防洪治理工程建设;推进智慧农业一体化平台建设,新建“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样板基地2处。做好品牌营销文章。积极帮助企业打造全省全国知名商标品牌,积极推进申请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和产品认证工作,以商标品牌效应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借助农村淘宝等平台,拓宽农产品外销渠道,带动农民既“种得好”,又“卖得好”。三是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把资源优势、地域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推进旅游业提速发展。依托伊春市旅游产业布局,加强“1+5”区域合作,突出四季旅游特别是冬季冰雪旅游新卖点,重点在“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上下功夫,加快大润发超市等项目建设,打造区域旅游中心集散地,带动绿色餐饮、地产销售、健康养老、商贸物流等产业旺起来,扮靓伊春的“南大门”。推进电商业发展壮大。抓好农村淘宝等电商服务网点建设,加强与阿里巴巴、苏宁易购、京东商城、中国网库等互联网企业协作,完善网上孵化平台,实现电子商务集群发展,将电子商务产业打造成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金融业健康发展。加强政银企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鼓励更多金融机构进驻铁力,力争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村商业银行两个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顺利挂牌运营。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担保公司,营造诚信健康的金融发展环境。

(二)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增强转型发展内生动力。强化要素和机制创新,不断把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向纵深推进。一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加大部门职责整合力度,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强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形成精干高效的政府组织体系。推行智慧办公建设,通过OA系统实现网络化办公。加强市行政服务中心运行管理,推行“五个一”制度,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规范审批行为,提高为民服务水平。二是深化其它领域改革。深入落实“先照后证”“五证合一、一照一码”“两证整合”登记制度强化“宽进严管”,最大程度实现便利化。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成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并轨,加快城乡居民医保“六统一”,促进城乡医疗保障更加公平。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农村产权制度试点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稳妥做好铁力农场及境内森工企业办社会职能承接工作。三是深入推进创业创新。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稳定发展。完善创业扶持政策、服务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鼓励支持全民创业,大力支持本土企业、“草根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全民创业热情。完善人才流动、激励、保障制度,采取公开招考、聘请专家和顾问等形式,着力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型人才。

(三)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提升生态质量层级水平。坚持底线思维,力争释放更大的生态效益。一是加大保护力度。大力推进“治水、净气、还绿、护田”工程。在治水上,积极推行“河长制”,加强水源地综合治理开展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化建设,科学划定规模化畜禽限养区和禁养区,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回收农药包装物35吨以上;在净气上,加大烟尘污染治理力度,对超标排放大烟囱、低质燃煤小锅炉和黄标车坚决整治到位,农作物秸秆限烧坚决执行到位,并切实加强综合利用;在还绿上,坚持不懈地抓好防火、防盗、防垦等森林保护工作,完成封山育林、造林绿化、改造低质低效林年度任务;在护田上,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加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减化肥、减农药、减除草剂,增加土壤耕层厚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护好黑土地。二是完善保护机制。落实各相关部门主体责任,严格执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严把项目环评关,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引进项目。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激励、约束、监管机制,引导干部群众珍爱森林、保护生态。

(四)统筹推进城乡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美丽家园。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一是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位。积极争取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哈佳铁路电气化改造等重大项目政策落地,不断夯实城市承载力。采取货币购买存量房的方式推进棚户区改造,扩大“保障房超市”规模和公租房覆盖面,鼓励农民进城购房,促进人口向中心城区聚集。督促开发企业加快办理竣工验收手续,确保市属棚改小区房证办理完成70%新建五一街向西延伸道路,拓展城市外延。加大老旧小区及供热、供水、排水、天然气等项目改造力度。启动新水源地勘查和水库筹建工作,尽快改进净水工艺、完成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实现末梢水质合格率100%;完成新热源建设,新增供热能力240万平方米,采取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费用的方式,协调供热企业延长20天供热期,调整为每年10月5日至次年4月25日,切实提高供水供热质量,全面提升“三供三治”能力。加快城区主街路亮化节能改造、公园拓展等项目建设,对滨河大道全线绿化美化亮化,对建设大街、五一街、西二路等道路及老旧小区进行绿化提升,新增城市绿地5万平方米,完善城市绿化景观风貌规划,尽快将我市打造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切实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二是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竞争方式选择20个村,重点完成村内道路、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改造,实施“点亮乡村”工程,新增农村路灯1227基,全面完成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同时,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改造撤并建制村道路及部分村屯农田道路,延伸建设铁桃公路。三是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实现城区主要道路及重点区域无线WIFI全覆盖,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加快综合农贸市场建设,切实解决早市、大集脏乱差问题。健全物业管理机制,加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等专项治理活动,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全民素质教育,着力提升文明水平。

(五)竭力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幸福生活指数。坚持将一切可支配财力向民生领域倾斜,兜牢民生底线,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不低于76%。一是加快脱贫攻坚进程。健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层层压实责任,动态调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确保扶贫对象“靶向定位”。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突出扶贫先扶志,采取特色产业自主脱贫、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加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改善基础设施助力脱贫等措施精准施策,力争年底前完成省级贫困村“摘帽”和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二是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办好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事业,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重点实施改造市一中校舍、改善薄弱学校基础设施、提升校园安全及信息化水平、新建校园塑胶场地等项目,持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升幼儿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和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确保成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验收。加强城乡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实施改造市疾控中心、桃山镇卫生院业务用房等项目,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打造“健康铁力”。加强文化大县建设,积极开展“骊马放歌”、民俗摄影等各类文化、冰雪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高质量办好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等大型赛事活动。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统筹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启动城乡居民重特大疾病救助制度,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力度,加快实现全民参保登记。完成医保药店网点建设,推行医保卡全面实现上线结算。提高农村居民低保标准,强化城乡低保动态管理确保应保尽保四是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将普法宣传延伸进社区、村屯,增强全民法治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大劳动监察仲裁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应急事件报告处理制度建设,提高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加强信访工作,创新矛盾排查化解机制,切实解决群众诉求。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做好双拥工作。深化“诚信铁力”“平安铁力”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今年,在继续推进市医院、公办幼儿园、市一中教学楼、市殡仪馆等续建民生工程基础上,将投资7.5亿元,其中本级财政筹资3.8亿元,引进社会投资3.7亿元,重点实施扶贫救助、就业创业、惠民安居、尊师重教、医疗提升、便民服务、路况改善、公共保障、生态保护、美丽乡村十大民生工程,办好50件民生实事让全市人民在转型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日子过得更幸福。

(六)大力加强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人民满意政府。发展的重任、竞争的态势、人民的期盼,对新一届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根本要求,着力建设法治政府、服务政府、效能政府、廉洁政府。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持续完善“四清单一流程”,健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始终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规办事、依律履职,推行法律顾问制度,确保政府工作经得起法律、历史和群众的检验。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加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坚决纠正一切执法不公正不文明现象。二是坚持为民执政,建设服务政府。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谋利上,持续改善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着力破解征地拆迁等历史遗留问题,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多做群众急需的事、受益的事和点赞的事。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确保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困难有人帮,促进社会和谐。三是坚持务实勤政,建设效能政府。始终把干事创业谋发展、狠抓落实惠民生作为最大责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夫必须在我”的境界,撸起袖子加油干,敢作敢为、善作善成。始终弘扬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实施重点工程台账式管理,加强过程监督、绩效考评,推动工作落实。持续整治庸懒散,提振精气神,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提高工作执行力和政府公信力。四是坚持从严治政,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全面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自觉执行《准则》和《条例》各项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严格执行各项廉政规定,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倡导勤俭务实之风。坚决管好公共权力、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务人员,扎紧“制度铁笼”,让权力运行处处留痕,在政府系统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氛围。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需跃马扬鞭。站在新的起点,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市人民,凝心聚力,克难攻坚,开拓创新,担当实干,为奋力谱写富裕和谐幸福生态铁力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