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信息来源: 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10-03-01
字号 [ ]
视力保护色:
浏览量:3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0年2月4日在铁力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市长  张  泱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迎难而上,积极应对旱灾、风灾、低温多雨等自然灾害和“6·29”塌桥事故,圆满完成了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全市区域生产总值实现414,001万元,同比增长11.7%,其中,市属生产总值实现306,456万元,同比增长12.4%;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4,410万元,同比增长15.29%;财政总支出83,569万元,同比增长39.0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7,142万元,同比增长51.8%,其中,市属160,032万元,同比增长45.4%。

    ——二十四项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年初确定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四个方面24项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市政府累计为城南街、建设大街五条巷道、文化街实施步行街改造等重点工程投入资金8,265万元。其中城南街、步行街、五条巷道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当年实施,当年完成;五星级旅游宾馆、地下商业街、铁甲河治理等跨年度工程也均按进度顺利开工建设。五星级旅游宾馆已经完成征地、动迁、基础工程和回迁楼主体工程建设,地下商业街已经完成地上工程,地下工程正在进行,铁甲河治理已经完成结构设计和景观设计,正在进行河道清淤及污水截流干管埋设。24项重点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城乡面貌、推动城乡发展、提高城乡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显现巨大推动作用,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3+X”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面对金融危机,市政府积极抢抓机遇,深入推进 “3+X”发展战略,努力培植产业项目,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全市区域工业增加值实现95,379万元,同比增长12.8%,其中,市属66,700万元,同比增长15.5%。“石头、水稻、风”三大主导产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以矿产开发业为主的“石头”产业稳步发展,矿产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探矿和采矿企业表现积极,二股铁矿已经完成选矿场架构建设,矿产开发正蓄势前行。以水稻加工为代表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实力不断增强,九河泉米业完成了综合深加工项目建设,红鸟乳业、华威乳业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生产效益进一步提升。以风力发电为代表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马鞍山、五花顶子山两个风电项目进展顺利。在三大主导产业的牵动下,特色生态风情旅游业、特色种养及加工业、北药开发业、机械制造业、木材精深加工等传统和接续替代产业不断壮大。葵花药业新产品开发、蓝天制药新建固体制剂车间、神树阿胶改扩建等项目全面完成;方尧文具等木材加工企业在外贸形势趋紧情况下实现快速发展。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为重点企业解决贷款3,600万元,有力地缓解了企业生产资金紧张局面。 

    ——“1+5”经济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在“3+X”发展战略基础上,通过对四局一场的逐个走访调研,进一步加强了与森工、农垦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六个发展主体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打造“1+5”经济发展模式形成重要共识,真正把其作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共同选择。研究制定了《铁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建立了“1+5”经济发展模式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1+5”经济发展模式互利合作政策。

    ——农业和农村发展成效显著。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27.6万吨,比上年增加2.1万吨。实施了现代农业示范区、超级稻示范推广、水稻高产创建、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示范等重点科技项目,建设国家水稻高产万亩核心区2个、省级万亩核心区1个。农业产业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乳制品、畜禽产品、山特产品、绿色大米等农业产业化体系得以完善,订单种植面积发展到35万亩。总投资2,000万元的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进展顺利。畜牧业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全市奶牛存栏1.7万头,肉鸡出栏938万只,生猪存栏10.3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5%、13%和21.9%。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完成村屯建设规划编制15个;投资2,335万元,完成通村公路硬化66.7公里,通乡路和通村路硬化率均达到100%;完成伊绥高速公路铁力境内占用土地258.7万平方米,农民获得相应的补偿资金;争取投资1,483万元实施了朗乡巴兰河土地整理项目;投资734.5万元,实施20个村屯的饮水安全工程;改造农村泥草房800户6.8万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提高了2个百分点;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直补、石油涨价财政补贴资金8,958万元;绿化造林和森林防火工作取得新成果,纳入国家级公益林管护面积60,000亩,连续2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旅游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旅游宣传效应明显,在黑龙江电视台《共度晨光》和《新闻夜航》栏目中进行了宣传推介,“畅游铁力,感受大自然温馨”自驾游活动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小城大世界,山水自然国”享誉省内外;景区建设不断加强,朗乡石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黄经楼森林公园建设规划通过评审,悬羊峰景区晋升国家级地质公园;投资500万元建设的朝鲜民俗风情园顺利开园纳客,乡村游被列为全省乡村游精品线路之一。商贸网点建设不断加强,商饮服务、邮电通信等行业进一步发展。市属第三产业增加值实现122,762万元,同比增长11.2%。

    ——对上争取和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共争取到位专项资金35,523万元,是近年来我市对上争取项目、资金最多的一年。对上争取中央扩大内需新增投资项目42个,项目总投资18,615万元,其中对上争取到位资金11,813万元。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资项目16个,实现招商引资32,235万元,实际利用外资实现300万美元。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城市规划,积极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异彩纷呈。城南街等重点街路竣工通行,为城市增添了亮丽风景;五星级旅游宾馆、地下商业街开工建设,城市品位再度提升;推进了供热扩容改造、供水管网改造、供气管道铺装、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了城市的基础功能;棚户区改造实现新突破,全年规划审批建设工程28项,总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0%,完成城市拆迁面积6.2万平方米,拆迁户数达1,189户,开工建设面积22万平方米。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栽植绿化树木5,300株,新增绿地5,000平方米,新安装路灯及各类景观灯322盏。城市管理进一步强化,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物业管理等方面得到明显改观,铁力小城展现出了日新月异的新景象。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切实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年投入1,099万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其中投入530万元,启动了占地面积53,7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714平方米的农村寄宿制初中建设;投入190万元,新建桃山中心校1,300平方米教学楼;投入379万元,用于部分校舍改造及添置教学设施。组织实施重点科技项目12项,科技攻关项目10项,科技创新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投资3,032万元的市医院门诊综合楼即将投入使用,有效防控甲型H1N1流感,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落实,全市人口出生率为4.34‰,人口自然增长率-0.3‰。成功圆满地举办了全市第九届运动会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环保工作不断加强,环境污染减排全面完成。劳动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全面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参保人数达到40,675人;争取资金1,868万元,将国家政策性关闭破产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3,252人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争取资金4,895万元,将地方依法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10,791人纳入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积极落实上山下乡老知青和五七工、家属工纳入养老保险统筹工作,1,930名五七工、家属工养老金已经发放。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对上争取就业资金1,524万元,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805人,下岗失业人员就业2,146人。全年共争取低保、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等各项民政资金9,947万元,比上年增加3,233万元,较好解决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29,000万元,同比增长17.85%。筹资1,500万元,规范并提高了我市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津贴补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30元,同比增长10.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6元,同比增长10.5%。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新进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统计咨询、审计监察、双拥优抚、人防、档案、残疾人等方面工作也都取得新进步。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59件,办结率为100%。着力加强了行政效能建设,出台了《铁力市政府行政审批议事规则》、《铁力市鼓励投资优惠政策》,规范了办事程序,优化了经济环境。积极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充分发挥市长专线和市政110服务作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深入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进一步增强。投入180万元,加大推进清理执行积案力度,1,153件积案全部结案。平安铁力建设不断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妥善处置了“6.29”西大桥塌桥事故、“7.16”狂风和暴雨袭击等重大突发事件,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受到了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加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秩序持续稳定,铁力人民的安全感、幸福感、自豪感逐渐增强。

    2009年,我市荣获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称号;荣获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国家级先进集体、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被评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先进县市、全省“五五”普法先进集体、全省绿化造林先进县、全省监察系统先进单位;被省确定为全省居家养老工作试点县(市),被省民政厅确定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试点县。

    各位代表,纵观2009年政府工作,投资、消费一揽子计划全面实施,经济运行可圈可点;政府、市场两方面投入,城市建设市民皆赞;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对上争取超出预期;上下注重,体恤民情,民生工程百花争艳。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成绩的取得,是伊春市委、市政府和铁力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振奋精神,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驻铁力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铁力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政府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困难和问题。一是主导产业的主导力量显现不够,经济总量增速不快,大项目、大企业仍然很少;二是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抵御旱灾、水灾、风灾等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收渠道不多;三是地方财政实力不足,改善民生投入受限,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很困难;四是政府职能转变不快,部门间缺少协调配合,个别干部攻坚克难办法不多、勇气不足;五是在二十四项重点工程推进过程中,地下商业街建设等个别工程出现阶段性推进速度缓慢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等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 、2010年工作任务

    各位代表,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铁力市经济社会发展加速崛起、寻求突破,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目标的关键之年,做好2010年政府各项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经济大发展和改善民生为主线,坚持“3+X”发展战略不动摇,全力打造“1+5”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调结构、保增长、促发展、争进位,努力实现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以及改善民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等方面的突破,加快推动铁力经济社会快发展、大发展。 

    按照这一思路,今年要完成四个方面二十二项重点工程:经济发展方面:1、葵花药业新建项目;2、恒辉木业家具生产线项目;3、液态奶加工生产线项目;4、人参深加工项目;5、农资农机市场建设项目;6、集佳牧业改扩建项目。农业农村方面:7、双丰春光涝区治理工程;8、农产品检验中心建设;9、国家粮食储备库增容改造扩建工程;10、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1、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2、农机合作社项目;13、撤村进城试点。城市建设方面:14、正阳大街改造;15、五一大街改造; 16、步行街西侧改造;17、环城路建设;18、铁路道口下立交建设。社会事业方面:19、垃圾处理厂建设;20、物业小区规范化治理试点;21、铁力公园改造治理;22、体育训练馆建设。

     今年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 %;全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4.2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

    为实现这些目标,要重点做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突出重点,强势推进,坚定在实施“3+X”发展战略上实现突破

    坚定不移地推进“3+X”发展战略,谋划产业,培育项目,建立重点产业和项目推进机制,实现工业经济总量的新突破。全市工业增加值计划实现106,830万元,同比增长12%;市属工业增加值计划实现74,700万元,同比增长12%。 

    做大做强“石头、水稻、风”三大主导产业。全力将矿产开发业培育成为我市重要的税源产业。进一步规范矿产开发秩序,清理、整合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对矿产企业逐一排查,能够生产的促其尽快生产,不能生产的要坚决采取手段更换经营者;坚决禁止矿产开发项目非法转让和非法租赁,严厉打击和依法查处无证非法勘查开采、越界开采、非法炒作等行为;推进矿产资源的绿色开发,对已开发利用的矿山,要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矿床中的共伴生矿产,最大限度地增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附加值。立足已经发现的矿种,重点推进神树大理岩饰面石材矿、鹿鸣钼矿、二股东山铁矿、大安河金矿开发。发展水稻等农副产品加工业,整合区域内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水稻加工、乳制品、肉制品、速冻食品、山特产品等综合开发为主导的健康食品产业。重点推动九河泉米业、北大荒米业、集佳牧业、红鸟乳业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特别是水稻要注重分级加工,打响铁力健康食品品牌。全力将风力发电打造成我市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充分开发铁力区域具有良好风力资源的山体,积极协调森工企业,提前做好测风等基础工作;重点推进马鞍山、五花顶子山、建设林场风力发电项目。

    倾力推进其它产业快速发展。在做强三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坚持“大小项目一起上,多种产业一起抓”的原则,既要“西瓜”,也不放过“芝麻”,以量的增加带动就业、增进财力。积极扶持发展以葵花、蓝天药业为核心的转型产业,以木材加工为集群的加工产业,以及能够增加财力、提供就业的科技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谋划和推进一批新的工业项目,重点推进和扶持葵花药业投资6,500万元新建综合制剂车间、恒辉木业投资3,500万元年产5万套木制家具生产线、良种奶牛繁育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新上液态奶、桃山天德人参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人参系列产品深加工、集佳牧业投资5,551万元肉食深加工改扩建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使其尽快投产达效。 

    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紧紧围绕双丰家具、朗乡板业、铁力东部小木制品三条主线,在精深加工、打响品牌、集团运作上加强联合,重点推进双丰家具生产线扩建、朗乡均质刨花板技术改造、高密度纤维板、环保型中密度秸秆板等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家具、人造板、地板块、木制工艺品等木材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东部工业园区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储备,为项目落地打好基础。积极谋划与四局一场共同打造铁力西出口公路两侧经济园区,逐步将该区域建成集木材精深加工、山特产品集散、北药批发及农机农资销售的新型经济园区。

   (二)创新机制,深化合作,努力在推进“1+5”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上实现突破

    铁力经济总量的加快壮大,工业产业的发展,在全省县域排位的保持,必须依靠与区域内四局一场的紧密合作,必须通过“1+5”经济发展模式的实施有效推进。

    编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结合编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铁力区域产业实际,优化区域资源配置,编制完善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以规划指导发展,促进地方政府与“四局一场”实现深层次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产业化、集约化和一体化进程。

    落实区域发展优惠政策。全面落实互利合作政策的各项内容,对森工、农垦企业重点项目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税费政策、对上争取等方面给予鼎力支持,真正做到“1”服务好“5”,加速推进我市和四局一场新项目、大项目落地,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长效稳定的合作机制。落实区域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铁力区域经济发展年会;建立区域经济信息通报机制,完善区域经济动态调查机制;建立政策对接、项目对接、产业对接、资源对接和规划对接的部门衔接落实制度,不断提高区域合作整体效能。 

    深化区域发展项目合作。突出抓好大项目合作,重点围绕矿产开发、农副产品加工、风力发电、木材精深加工、北药加工、生态旅游、现代农业、城镇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项目,加强区域内各单位的沟通协调,共同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区域优势的规模企业,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三)优化结构,夯实基础,继续在加快新农村建设上实现突破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力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农业总产值计划实现173,770万元,同比增长11%,粮食总产量达到29万吨,同比增长5.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以品种优质、绿色和有机为方向调整水稻产业,绿色水稻种植面积增加20,000亩,有机水稻增加1,850亩。进一步扩大青贮玉米、甜粘玉米、无公害蔬菜种植规模,在农业科技园区试验种植啤酒花、黑豆两个特色作物品种。大力发展森林食品产业,重点发展食用菌、人参、五味子、平贝、鹿、林蛙等6个森林食品品种,充分发挥山特产品大市场作用,扩大铁力森林食品知名度。加快畜牧业发展,以奶牛、肉牛、生猪、肉鸡等常规养殖项目为重点,推进畜牧业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完成2个标准化生猪养殖场改扩建。积极发展劳务经济,支持双丰镇赴俄承租土地项目,鼓励农民走出国门,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4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5,300万元。

    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入实施高产创建、大豆窄行密植、与农场共同建设旱田千亩示范区、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示范县等科技项目,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到67%。投资2,400万元,扩建铁力国家粮食储备库30,000吨库容。投资1,600万元,新建铁力市农产品检验中心。抓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完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续建、双丰镇春光涝区治理等建设项目,改善农田灌溉、治涝面积13万亩。完成双丰茂林土地整理项目,新增加耕地298公顷。加强农业机械装备建设,推广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提高粮食增产能力。进一步壮大农村新型农机合作组织,新组建1个农机合作社。强化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提高自然灾害预防和监测水平。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力争实现连续30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农村改水、村屯四旁绿化、农村环境整治、农民素质提升和改善农村民生为重点,抓好第二批试点村建设,集中财力打造高标准的示范村。投资400万元,完成10个村屯的饮水改造工程,解决6,0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村屯绿化7,725亩,全市村屯绿化率达到70%。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训农民7万人次。完善农村通讯网络,投资338万元,对全市农村通讯线路进行优化整修。鼓励农民进城就业生活,推行村屯撤村进城试点,提高我市城市化率。继续开展“家电下乡”活动,加快新型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建设,新建9个农家连锁店。推进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四)发挥优势,打造特色,坚持在做大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上实现突破

    以发展特色旅游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努力推动旅游业等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计划达到144,730万元,同比增长12%。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坚持政府主导不变,继续巩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按照伊春市打造特色旅游城镇、特色旅游景区的部署,聘请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编制铁力区域旅游提升策划,推动我市特色旅游业加快发展。重点叫响铁力漂流滑雪旅游名镇,加强旅游目的地建设,着力推进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桃山悬羊峰生态旅游观光区、巴兰河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特色旅游景区建设;集中力量,加强中心城区综合环境改善和旅游配套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五星级宾馆建设速度,完善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指导和帮助重点景区加快观光型、休闲型、体验型设施建设,完善特色服务项目。搭建平台,加强宣传,大力推介漂流、森林观光、滑雪、狩猎、休闲度假等精品旅游项目和铁力区域“一日、二日、三日游”精品线路,积极拓展客源地市场建设,推进朝鲜民俗风情游、农业观光游等特色旅游全方位发展,加快观光游向生态游、养生游转变。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业。抓住国家将物流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的机遇,依托铁力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完善铁力物流业发展规划,推动物流业发展。对城镇商业网点的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和建设规模进行统筹规划,引导商贸服务企业合理布局。招商建设铁力农资、农机市场,加强汽车交易维修市场、建材市场、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主导作用,促进农村商品流通,全面激活农村市场。支持地下商业街建设,促进商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抢抓机遇,扩大开放,全力在招商引资和对上争取上实现突破

    铁力的快发展、大发展,必须靠招商引资,靠战略投资者,靠对国家和省的政策资金争取,这是我们今年工作的主攻方向,也是完成各项重点工程的根本保证。

    强化招商引资措施。要按照伊春市要求,对全市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下达招商引资任务,实施一把手工程,广泛发动各级干部群众,着力构建领导亲自上、部门全力抓、干部主动招、群众愿参与的招商工作新格局。要充分把握当前的黄金机遇期,拿出更大的气魄去引大资、招大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招商、扛指标,切实把心思、把主要精力、把好的人脉关系资源用在铁力的加快发展上。要继续瞄准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新能源产业、特色接续替代产业、高档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以及现代服务业方面做文章,重点围绕“石头、水稻、风”等优势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关联度较高的大企业、大项目,真正把那些有实力、有眼光的大企业、大集团招到铁力来发展。积极推行部门招商、全民招商、以商招商和活动招商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要集中精干力量,有针对性地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分赴发达地区蹲点招商、定向招商,重点瞄准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力争在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和知名品牌上实现重大突破。全年招商引资计划达到38,000万元,同比增长25%,外贸进出口计划实现1,200万美元。

    加大对上争取力度。要继续抢抓2010年中央扩大内需政策不减的机遇,主动研究,主动出击,特别是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生态环保、棚改、廉租房、供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节能减排、水利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卫生教育事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是我们对上争取的主攻方向和重点。要提前做好项目策划,完善项目库,扩大项目源,主动做好项目规划、包装、申报和跟踪工作。全市各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与省、伊春市对口部门的对接、沟通和联络工作,紧密关注中央和省投资动态,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项目资金,力争实现对上争取资金额度的更大突破。 

     切实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尽力满足投资者的要求。要未雨绸缪,下力气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指标、环保排放指标、林地占用审批三大瓶颈。严格落实首办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提供“一站式”服务。高度重视铁力本地企业发展,积极落实优秀企业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待遇,营造尊重企业家的社会氛围。积极为企业搭建政企对话、银企对接、信息交流、知识更新、成就展示等平台,提升企业家的社会地位。研究成立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继续实行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加大发展环境整治力度,下大力气整治“三乱”问题,依法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工作人员,切实优化投资环境。

   (六)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着力在提高城市建设经营管理水平上实现突破

    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竞争能力为目标,提升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水平。

    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严格执行控详规划,推进城市道路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力争再用一年时间使城市大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要坚决打好城市新区改造、铁甲河治理、道路格式化工程、五星级宾馆建设四大攻坚战。重点完成五一大街、正阳大街改造、步行街西段改造、城南街外环路建设、向阳路正阳街至向阳桥路段改造、西三路五一街至保健街路段改造,打造四纵、九横、一环城区道路网络;建设城市垃圾处理厂,完成铁力公园改造治理、站前休闲广场改造、铁路道口下立交建设。加强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建设,新植树木7,000棵,新增景观灯1,000盏,城市主要街道和小型广场引进新式植物造型和立体植物花架。积极推进棚户区改造,计划搬迁3万平方米,预计完成新建楼房32万平方米,重点改造农场路至团结路之间棚户区,建设“清河丽景”综合小区,将其打造成为“三年大变样”的标志性工程。加快铁力至伊春旅游线路铁力段两侧的棚户区、泥草房改造步伐。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城镇环境质量。 

    提高管理城市能力。树立现代城市理念,规划好城市网络化格局。逐步形成水网、热网、排污网、燃气网、电网、通讯网、数字网、安全网等系统网络工程。切实加强物业管理,投资200万元,实施物业小区规范化治理试点工程,完善10个小区的硬化、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管执法力度,加强市容市貌管理,依法整治乱贴乱画乱停乱放占道经营行为。规范龙达市场、站前市场、东岗市场等集贸市场管理。 

    提升经营城市水平。要谋划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新路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建设与开发,推进BOT(建设、经营、转让)、BT(建设、转让)等市场化运作模式,逐步规范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气、环卫公共服务等公共事业产品,推进城市的科学化经营水平,抓好城市品牌经营,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平安城市、和谐城市,开展城市品牌联创,促进城市发展。

   (七)加大投入,改善民生,切实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突破

把改善和保障民生作为和谐铁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把财力更多地投向民生领域,把推动发展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使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进一步加快农村中小学校资源整合和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加快第十中学建设,完成体育训练馆建设,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幼儿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增强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扎实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积极推进免费婚前医学检查,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加强产品质量、食品药品供应监督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丰富全市人民文化生活,全力培育打造“骊马”文化品牌。切实加强网吧管理,杜绝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现象。加大广播电视城网改造力度,推进有线电视农村普及率。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计划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800人,开发公益岗位100个,城镇劳务输出1,500 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 2,000 人。大力支持全民创业,加强教育引导,完善服务体系,开创我市全民创业新局面。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规范化和信息化管理。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体,把符合条件的城乡困难群众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进一步提高困难群众大病救助标准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做好对边缘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的帮扶工作。推进标准化社区建设,改造建设两个面积1,2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标准化社区,深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做好双拥工作,争取实现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大力推进法治铁力、平安铁力、诚信铁力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稳定、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畅通信访渠道,高度重视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妥善处置在房屋拆迁、土地征用和社会管理中产生的矛盾和问题,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进一步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提高民兵应突维稳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加强矿山、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和人口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防范,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营造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治安环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方向,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紧紧围绕“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理念,着力打造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群众满意的政府。

    努力振奋精神,树立加快发展意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正处在新的起点,面对新任务新目标,政府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干事创业的激情、攻坚克难的勇气、勇创一流的干劲、锲而不舍的韧性,以奋发昂扬的状态来推动发展、加快发展。不论搞工程、上项目、干事情,都要出实招、干实事、重实效,一定要以实绩取信于民、鼓舞人心。要形成合力,加快节奏,各项工作都要体现一个“快”字,工作快上手,项目快推进,措施快落实,矛盾快化解,目标快完成,力争时时处处先人一拍、快人一步。要切实从文山会海、迎来送往、繁杂事务中解脱出来,多到企业、到基层、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找准对策,推动工作,真正靠大干加快发展,靠苦干赢得民心,靠实干树立形象,努力创造无愧于事业、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决策水平。积极落实人大的各项决议和决定,认真采纳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畅通民主渠道,自觉接受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增强政府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依法处理经济社会等各项事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建立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增加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人民群众知道政府在想什么、做什么,赢得人民群众的充分理解、广泛支持和积极参与。继续搞好经济责任审计、重点项目审计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职能。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凡属重大行政行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安排都必须由集体讨论、集体决定。

    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完成政府机构改革,优化行政资源配置,打造高效政务。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深入落实《铁力市政府行政审批议事规则》,规范市政府会议立项和有关事项审批程序及公文运行程序,改进和加强会议、文件和政府事项办理工作。健全政府工作目标责任制,注重督办检查,确保市政府重大决策决定的落实。加快办公自动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服务效能。完善应急管理机制,进一步强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处置风险的能力。

    强化廉洁从政,加强政府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廉政监察和执法监察力度,从严规范政府各级工作人员用权行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严格执行廉洁自律和厉行节约各项规定,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树立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2010年政府工作任务艰巨,使命光荣。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决心以经济大发展和改善民生为己任,郑重向全市人民承诺: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也要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主线,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推动铁力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即使财政支出面临再大压力,也要千方百计保证民生方面的投入只增加不减少,民生工程的覆盖面只扩大不缩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只提高不降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形势催人奋进,发展刻不容缓。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勇往直前,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快发展、大发展,建设繁荣和谐、文明富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铁力而努力奋斗!